理论调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学习 >> 理论调研 >> 正文
大胆讲政治,善于讲政治:为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团烙上红色印记
发布时间:2021-03-02 作者:共青团西北工业大学委员会 

高校学生社团是指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为实现成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近年来,随着校园文化活动的蓬勃发展,学生社团日益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的有效载体。尤其是在《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实施后,社团建团等理念的提出,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团被赋予了更多的使命和责任,在学生第二课堂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依托学生社团这一有利平台,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旗帜鲜明讲政治,才能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激励功能、引领功能。

一、从多重维度把握高校学生社团讲政治的重大意义

高校学生社团讲政治是兴国运的有力支撑。目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对科技和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对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决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党中央做出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就是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为指导,必须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学生社团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高校学生社团讲政治是守阵地的迫切要求。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高校学生社团不同于传统的思政课堂、不同于强硬的强制性规定,更多的是依靠社团组织成员的普遍认同,因而也更易受到成员的群体支持,能更好地发挥群体导向、行动引领作用。从而在社团自身运营中,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学生自主发起的兴趣型组织,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扩展,是对传统思政课堂强有力的补充。同时,相较于零散的个体大学生以及传统意义上的学生组织,学生社团覆盖人数更多、辐射范围更大,对大学生整个群体的引领作用更为显著。

高校学生社团讲政治是拓格局的重要抓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在“大思政”格局中,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中最活跃的成员之一,是社会主义校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高校学生社团认清自身优势,找准自身定位,在党团组织的领导下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自觉、自主、自育成长的平台,在“大思政”格局中充分发挥生力军的独特作用。例如,可以通过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团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社团活动中使学生接受先进思想、文化。组织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构成“参加活动受到教育提升活动水平受到更好教育”的良性循环,构建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学生社团讲政治是育新人的基础工程。当今时代环境复杂多变、形势风云激荡、意识形态多元并存、网络舆情纷繁复杂,如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能否培育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重要命题。加之当代大学生个体意识强,思维活跃,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反感、躲避。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来应对这种新的变化。而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兴趣型学生组织,更易获得学生认可,更符合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状况。学生在哪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的阵地就应该在哪里。既然学生选择了社团,思政教育就应该紧跟学生动向,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社团思政新课堂的教育作用,学生社团也必须肩负起对学生思想引领的重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浇花浇根,育人育心。

二、从问题导向透视高校学生社团讲政治的现实挑战

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管理松散。学生社团作为学生自发组织参与的学生组织,虽然有固定的组织框架,但缺乏强制力保障,部分社团甚至缺乏规范化、程序化工作机制,成员能否服从社团统一安排,全凭社团成员自觉自律,因而社团成员难以固定、流动性大,活动开展极易受影响。此外,部分社团指导教师在社团的指导过程中,存在签字不管理、挂名不指导的失位现象,对社团发展建设的主观能动性不强、帮助引领作用不足。由于社团存在内部管理松散和外部指导不到位的情况,导致社团开展活动缺少科学指导、系统规划、合理组织,难以承载立德树人的使命和责任。

高校学生社团干部政治素质不高。学生社团干部作为社团运行、发展的领头羊,在学生社团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引领作用,但目前学生社团干部普遍存在低年级化、政治素养不高的问题,大部分社团干部为大二学生、基本为共青团员,这一点尤其体现在社团团支书上。作为学生社团讲政治的标杆,社团团支部功能的发挥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社团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如何提升社团团支书政治素养水平已经成为学生社团讲对、讲好、讲精政治的首要难题。加上目前高校对学生社团干部普遍存在定位不明确、选拔不规范、培养不重视等问题,也会导致学生干部忽视自身政治素养的培育。

高校学生社团成员思想易受不良思潮影响。在多样文化相互交融的大背景下,一些跨校交流、校企合作等活动的增多,学生社团逐步从学校走向社会,部分成员逐渐将自己关注的重心从学习转向了社会热点问题,他们依托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投身社会、关注民生,学生社团在融入社会的同时,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加之当代大学生普遍政治意识不足,对国际形势缺乏正确判断,对我国国情缺乏明确认知,对敏感事件缺乏合理思考,易受不良社会言论影响,盲目跟风,出现诸如:政治认同淡化、价值取向曲化、功利色彩浓厚等问题,对学生社团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在社会多元文化思潮冲击下,如何合情合理、合法合规的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通过学生社团实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问题。

三、以系统思维构建高校学生社团讲政治的立体格局

全方位加强党团组织对高校学生社团的引导。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社团的根本准则。如何让社团有序发展,首先是要加强党团组织对社团的指导作用,学生社团作为“非官方”组织,党团组织的指导尤为重要,每个学生社团不仅要具备团支部,如果条件允许,还应成立党支部,由学生党员担任社团团支书,对共青团员担任团支书的,要积极引导其向党组织靠拢。选拔思想过硬的学生骨干担任社团主要干部,提升其思想认识。党团引领社团,筑牢思想堡垒,这是对传统的班级、年级、专业党团组织的有效补充,也是学生社团旗帜鲜明讲政治的基石。

多角度发挥高校学生社团育人作用。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社团育人作用,就是要以社团活动、实践为出发点,一方面,要借助建设第二课堂东风,有针对性的打造每个社团独特的品牌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中,深度挖掘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育人功能,讲好社团故事;另一方面是抓好社团意识形态主阵地的建设,尤其要加强学生社团网络新媒体阵地建设,传播好社团声音,以先进社团文化沁润学生心灵。

多层次促进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当下部分高校对学生社团实施粗放式管理,存在“一刀切”的问题,高校学生社团想要进一步深化发展就必须推进精细化管理改革,把管理、监督融入到服务之中,助力社团发展。根据社团特点,分类别进行针对性考核、管理;根据社团发展程度,分层次制定针对性帮扶方案;根据学生社团成员自身水平,分梯度进行管理,打通学生社团成员从兴趣热爱到专业成长的上升渠道。

大胆讲政治、善于讲政治,为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团烙上红色印记,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从实际出发,紧握时代脉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