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宣讲团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学习 >> 青年宣讲团 >> 正文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发布时间:2023-12-07 作者:刘辰一 

2020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中指出,陈望道同志翻译了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为引导大批有志之士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振兴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勉励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总师育人文化”即我校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西工大实践,是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内涵,也是“西工大现象”产生的文化内核。

作为国防七子之一,西北工业大学始终肩负重任,坚持为国铸剑、锻造栋梁,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领军人才”为目标,聚焦国防科技人才自主培养,构建了“价值塑造铸魂、五个一流筑基、机制创新引领”的国防科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自主培养了大批国防科技人才,素有“总师摇篮”之美誉。

无论是古路坝不息的灯火、华航轰轰烈类的西迁,还是哈军工嘹亮的军歌,建校80余年来,一批批杰出人才,在为我国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卓越贡献,在我国国防军工业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航空、航天、航海等国防科技工业领域,我校学子们承前启后、勇立潮头、大放异彩,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形成令人瞩目、广受赞誉的“西工大现象”。

追溯我校历史,上世纪50年代,我们看到中国材料学之父师昌绪院士,面对横加阻拦的美国政府与美国导师坚定地说,“我是中国人,我的国家需要我!”而后怀揣坚定信仰回国投身材料科学研究,在国外技术封锁之下,实现了我国高温合金涡轮叶片的从无到有!

时间来到上世纪80年代,我们看到歼10、歼20总设计师杨伟院士,在外国专家断言:中国研制战机只是小学阶段,不可能突破“电传操纵”的难关的情况下,他心怀航空报国之信仰,带领团队摸索出数字电传技术操作系统,并很快成功投入运行!

前不久,我国首架自主研制的国产大飞机C919从魔都首飞到帝都,刷遍朋友圈,殊不知在这振奋国人的时刻,一位默默奉献的年轻校友回到了母校讲堂,给学弟学妹们讲述着国产大飞机的起飞之路。他就是在国产大飞机事业中奋斗了16年的C919试飞工程师马菲,在第一款国产支线客机ARJ21和第一款国产干线飞机C919首飞、取证以及证后优化试飞的过程中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马菲回到母校,结合自己的经历,鼓励同学们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强调了只有坚定信仰,直面挑战,永不言败,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前进道路上可能遇到的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我们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第一,用初心砥砺信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激励着我们党永远坚守,砥砺着我们党坚毅前行。”新时代青年生逢盛世,既面临着新时代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我们需要不断从“四史”中汲取思想之光、精神之钙、力量之源,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用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

第二,用理论坚定信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广大青年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第三,用实践增强信心。一方面,我们要向青年全景展示、立体呈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新时代青年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另一方面,要引导青年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让他们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中实现人生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智慧力量。

青年怀壮志,立功正当时,此时不搏更待何时!接下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追随信仰之光、扛起历史之责、不负时代之望,发扬革命加拼命的精神,拿出实干加苦干的行动,团结带领广大青年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书写更为绚丽夺目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