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际级金奖、“挑战杯”国家级金奖等创新创业竞赛奖项三十余项
获评“五四红旗标兵”“双创之星”(均全校10人以内)
优秀共青团干部、校优秀大学生等8项个人荣誉
获吴亚军专项奖学金、加升南洋奖学金等6项奖励
发表SCI论文1篇,公开知识产权4项
......
她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书写“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总师答卷
她就是——
玛丽女王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2022级本科生杨柳

杨柳,中共预备党员,玛丽女王工程学院2022级本科生,大二学年综合测评成绩2/116,现任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校团委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副主任,曾任年级大班团支书、QM022201班长。入选学校首届铸剑班、第五届青年宣讲团、第十六期“青马工程”大骨班、第十一期“翱翔骨干计划”。代表学校参加上海交通大学首届青年全球胜任力发展论坛并作分论坛主题英文演讲,参加第25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
01
聚焦主责主业,攀登科研高峰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起航工大,矢志未来。受学校“总师育人文化”的熏陶,她在入校之初便锚定勤学苦练、勇攀高峰的目标,脚踏实地,勇毅向前。她积极探索各领域研究,在学习之余主动走近科研创新,并顺利将学习收获转化为科研成果,现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SCI论文1篇,公开发明专利4项。

“科创青春,挑战无限。”她基于学科知识,和同学一起组建科创团队,在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中逐步强化自己的科研能力。作为联合创始人所在的S-WAVE科创团队获评2024年度校级模范学生团队,入孵西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三年时间里,她经历了“三航杯”时项目初立到创新大赛夺金时刻,也见证了团队的发展壮大。累计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际级金奖、“挑战杯”大赛国家级金奖等创新创业竞赛奖励三十余项。


02
践行服务宗旨,凝聚点滴奉献
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初入校园,她在心中播下了“全心全意服务同学”的种子,将满腔热情投入到学生工作中。在院学生会任职的三年时间里,她从一名懵懂青涩的志愿者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部门负责人,最终蜕变为成熟坚毅的主席团成员。她在学院师生的指导和帮助下,和部门成员一起精心策划,充分发挥中外合作办学的学院特色,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打造系列品牌活动,带领学院学生会连续两年获评“先进学生分会”称号,个人获评“加升南洋奖学金”。

她连续三年策划组织新生迎新晚会、2024元旦嘉年华、“玛丽杯”小班篮球赛等近30项主题新颖、类型广泛的校院精品活动。结合同学们的需求,她首次对“一院一品”活动——“星辰杯”英语演讲比赛进行了创新,增设三行情诗和vlog赛道,使参赛人数再创新高;与校学生会联合承办2024毕业季约拍活动、承办由学校团委主办的中秋游园会,积极推动校院两级联动;首次举办趣味运动会、心理健康教育交流活动,进一步拉近了院会与同学们的联系,始终践行院学生会传承的要建设“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服务型”学生会的目标。

在校团委学生科技创新中心任职期间,她深度参与创新大赛和挑战杯的后勤保障工作。在幕前,从“三航杯”决赛答辩到跟随团队出征三大赛的省赛国赛,总能看到她奔波于现场的忙碌身影,坚守一线,做好服务保障,既做无名的工作人员为团队排除后顾之忧,又做冲锋在前的摄影师帮团队记录精彩时刻。在幕后,从日常跟进线上线下打磨到假期留校组织项目集体培训,从繁琐的资料整理到精细的劳务制作,她总是在第一时间做好一切细碎的工作,全方位保障赛事运转,助力双创阵地建设。

03
追求全面发展,书写青春华章
作为一名工大学子,她立志成长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总师型”人才,既要夯实专业基础,又要拓宽国际视野,培养自己为国铸剑的挺膺担当。顺利入选学校首届总师型人才培养领航计划——“铸剑班”后,她以“听、说、读、写,四翼赋能”为引领,勇于尝试,积极探索,在一年的培养期间,参与了33次精品课程学习和集体实践,近100总学时。在一节节名师讲座中了解各学科的前沿知识,在专题辩论训练课堂中感受思想碰撞,学习如何提炼核心观点,提升逻辑思维与口头表达能力,在读书分享会中汲取多元思维养分,在深度写作训练计划中规范书面表达,实现了自身能力的全方位跃升。

她谨记着在参与央视《我的大学》节目录制时,唐长红院士的嘱托:“要将专业知识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相连。是国家需要你,是人民需要你。”她主持孔令才将军座谈会、俞大鹏院士座谈会,协助举办我校首届“梧桐节”系列活动,撰写题为《西北工业大学——创新教育的先锋》的调研报告等,在实践中展示所学。

身为一名中外合作办学体系下的学生,她始终以“胸怀祖国,走向世界”的格局视野放眼未来,砥砺自我。她代表学校参加上海交通大学首届青年全球胜任力发展论坛并作“碳达峰碳中和与能源革命”主题英文演讲,呼吁当代青年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利用自身所学推动可持续发展。她曾在2024年QMES学生大使交流活动中全英文为QM本校学生讲解校史,参加第25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在与他人的思想碰撞中找到平视世界的秘诀。

04
TA说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只有勇于尝试,持续攀登,才能在广阔天地中大有作为。希望大家能够秉持“认准一件事”的坚定信念,践行“深挖一口井”的修炼秘籍,夯实“走好每一步”的点滴积累,以披荆斩棘的强大韧劲持续攀登,借助学校和学院的广阔平台为大家搭建的坚实的成长阶梯,成就属于自己的无限可能。
(内容来源/团委组织建设指导中心
值班编辑/梁泽宇
责任编辑/吕柏宏 张雅婷
审核/刘星 张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