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青年体悟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基层治理创新现状,2025年1月中旬,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问道公共政策实施,寻计基层治理创新”实践队由公共管理系主任寇晓东老师带队,赴西安市莲湖区政务服务中心开启为期五天的调研之旅。此次实践围绕基层政府数字政务创新展开,为专业学习与研究积累经验。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智慧政务案例跃然眼前,一项项从细微之处抓起的创新改革极具启发性,在队员们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记。
无感服务

政务服务中心杨超主任为队员进行“无感服务”的细致讲解。这一服务模式借助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达成了智能排队、身份验证以及业务办理的全程“无感”体验。在“无感服务”的推进过程中,面临着设备维护、数据隐私保护等诸多挑战,实践队员认为,政府可设立专项维护资金与专业团队,保障设备稳定运行。同时,借鉴金融行业数据加密经验,构建严格数据访问权限体系,运用加密算法,从技术与管理双维度确保数据安全。此外,开发智能设备故障预测系统,可以提前发现潜在问题,降低维护成本。
智慧踏勘

政务服务中心张超副主任介绍“智慧踏勘”模式。依托智慧踏勘服务平台,资料预审、远程视频连线等多项功能实现一体化运作,此服务已广泛覆盖食品、药品等众多许可事项,覆盖比例高达70%。这一举措显著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提升政府在审批和决策过程中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面对远程踏勘细节把控不足的问题,队员们提议引入无人机全景拍摄技术,结合高清图像识别算法,全方位采集现场信息。此外,可构建专家远程会诊平台,针对疑难审批案例,实现多领域专家实时研讨,提高审批质量。
地图审批

在寇晓东老师的带领下,队员们对地图审批有了进一步了解。地图审批通过图形化展示审批流程,资源涵盖多个重点行业,掌握近7000家企业底数;服务选址参考等功能,助力企业决策;形式从纸质转变为电子地图,实时更新信息,提高了行政透明度和市民参与度。队员们着眼地图审批的优化,认为地图审批可借助大数据分析企业需求与审批流程瓶颈,实现智能推荐与路径优化。
AI制图
莲湖区政务服务中心通过开设自助绘图区、开发AI制图工具等举措,解决企业绘制平面布局图的难题,提升了政务管理和审批效率。对于AI制图工具,实践队员们认为应强化其与审批标准的深度融合,自动检测图纸合规性,减少人工审核工作量。同时,推动审批地图与其他政务服务平台的数据共享,打造一体化政务服务生态,进一步提升行政效率与服务质量。
为期一周的实践结束后,实践队队员与政务服务中心杨超主任和张超副主任展开座谈交流。大家就最近负责调研的内容进行总结汇报,并对如何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等问题各抒己见。
张超对莲湖区政务服务中心整体情况进行再梳理并耐心解答队员们在调研过程中的疑问。寇晓东结合队员们所见所悟,评价了各小组实践成果,从专业方面提出对同学们实践内容与方向的希望与期待。杨超对此次座谈交流总结概括,他表示,要勇于革新、锐意进取,但不能盲抓盲做,细节之处得见真章,更希望队员们再接再厉,将实践成果进行进一步思考并转化落实,体悟理论结合实践的魅力。
本次社会实践为队员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与交流平台,让队员们对智慧政务有了更具场景化的认识。实践队将以此次参观为契机,以“总师育人文化”为引,在管理实践中读懂中国方案、用个人选择回应实践需求,力争日后为祖国发展提供青年思路、青年力量,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来源/校团委社会实践指导中心 文字/邢天宇 李海榕 图片/李海榕 编辑/刘思含
责任编辑/吕柏宏 郭子如 审核/谢丹 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