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 >> 正文
重走百年征程路,深化时代使命感——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1-08-31 作者:王曦宇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学习红色历史,汲取精神力量,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瞭望中国”实践队于2021年7月3日至7月9日,通过参观照金、富平等革命圣地展开调研,探寻革命足迹,学党史悟思想,感党恩跟党走。

探寻古今工匠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7月3日,实践队来到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陶艺村。富平陶艺村博物馆是国内首家世界现代陶艺博物馆,是国际国内规模最大、收藏作品最多的现代陶艺博物馆群。实践队员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参观了各具特色的陶艺品展馆,充分感受艺术的魅力。每一件精美的工艺品都是工匠对细节完美追求的体现,技艺要达到臻于完美的境界,必须反复训练和实践。通过探寻陶艺品的“前世今生”,亲手体验捏塑、上胚等传统技艺,实践队员深刻感悟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劳动创造历史,也实现人生价值。在“游”的过程中接受教育,强化了实践队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与自觉。青年一代要把历史文化融汇于生活之中,在传承历史文脉中感悟时代的变迁,感悟工匠精神所在。

初心不改,使命不移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瞭望中国”实践队来到了位于陕西省富平县的习仲勋陵园、习仲勋纪念馆和习仲勋故居参观学习,瞻仰缅怀习仲勋同志,用光辉历史涵养初心使命,用红色文化赓续精神血脉。

队员们参观了习仲勋纪念馆内的照片、视频、手稿和革命文物,了解到习仲勋同志以极大精力领导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为土地革命战争年代红色政权的巩固和经济的发展,做了许多探索性、开创性的工作。

在纪念馆入口处,实践队员庞雪辉同学展开了一堂特殊的党课。庞雪辉通过举例带大家回顾了习仲勋同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为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而顽强奋斗的革命经历,并着重点明了习仲勋同志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奉献精神。党的百年征程波澜壮阔,要不断推动我党组织建设,要实现第二个百年计划,我们唯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战斗一生,快乐一生;天天奋斗,天天快乐”。这是习仲勋同志的语录,实践队员们深受这种革命精神的感染,纷纷与语录进行合照。习近平总书记曾与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是青年人应有的状态。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心中有理想,脚下有力量,让青春因梦想而激昂,在奋斗中谱写靓丽的青春色彩!

梦回炮火连天月,感怀革命先辈志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回顾百年奋斗历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得来,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革命先辈的心血。学党史,感党恩,在百年党史学习教育的号召下,7月6日,实践队一行又来到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旧址。在这里,实践队员陈亚茹同学,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党史主题课程讲解。

陈亚茹同学一边介绍展馆内陈列的革命根据地建设资料,一边以留存下的战斗遗址模型为例,向实践队员们生动的展示了那段党领导人民艰苦斗争的峥嵘岁月。

实践队员们表示,通过主题课程讲解和现场参观这样双重搭配式的党史学习模式,大家对于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建设发展的历史状况都有了更加深刻了解。实践队员王耀宏还在现场与大家进行交流并发表心得: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北方第一块山区革命根据地,是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共产党人把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与陕甘边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中国共产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在西北地区焕发光彩!

“学党史,悟思想;感党恩,跟党走”,作为马院学子,实践队员们以更加新颖的实践方式,把“游、学、讲”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以更加生动的方式推动党史学习,在讲解、交流、研讨的过程中感悟党的思想,深刻认识到自身的时代使命。

作为青年一代,我们不仅要有理想,有担当,更要时刻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牢记初心使命。百年大党风雨兼程,百年大党接续奋斗。第二个百年奋进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站在全新的历史方位,要牢记先辈的革命意志,传递好理想信念之火,勇担使命,无愧于党和人民,做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新时代青马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图/白一宸 审核/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