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巨大成就,以实际行动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工大力量。西北工业大学蒲公英志者协会社会实践队在与陕西省洛南县团县委取得联系并规划好调研行程后,7月7日至11日在机电学院团委书记杨省喆的带领下于洛南县进行了以扶贫为主题的专项调研活动。
在社会实践队抵达洛南县时,团县委侯洋对社会实践队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耐心地向队员们介绍了洛南县的基本情况以及扶贫的政策。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反哺社会的一种方式,更是自身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了解完基本情况后,队员们初步探讨了如何结合现状,将自身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实践队一行首先前往连河村对当地的蚕桑养殖进行初步了解。在那里,实践队员们和当地村民积极的交流,与商洛市委组织部驻村第一干部王高峰等人进行简单沟通,当队员们对蚕的生存条件及蚕产品的销路等问题感到疑惑时,连河村西二组组长许乾坤及村民均热情地进行了解答。队员了解到,蚕在幼年时期,对周围条件要求较为苛刻,生活的温度不能过高或者过低,所以蚕农需要时刻关注室内温度计的读数。而一张蚕(大概有25000只)每天对桑叶的需求量十分巨大,农户们凌晨四点左右就要开始为蚕宝宝们采集桑叶,而正常情况下一张蚕的收益大约在2000元左右。调研途中,队员遇到一位正在为桑田除草的农户,为了更加深入的体会到农户的采桑过程,队员们撸起袖子帮助村民除草、采桑。短暂的过程中,或许对村民的帮助十分微弱,但队员们的收获确十分大。队员们沾满泥土的双手更让他们坚定了助力脱贫攻坚的决心。
二次加工解困难
对农副产品的粗加工可以获得较为可观的收益,队员在走访中了解到,村民们做的大都是较为基础的一块,蚕蛹和蚕沙直接卖掉,劳动力投入大但收入还有提升空间,所以交流中,队员们结合实际建议连河村像村内较为成功的香菇种植基地一样,积极引入新的知识与设备,让村民们能够对蚕蛹及蚕沙进行二次加工,以此来提高收益。比如较为传统的抽丝技术、蚕沙的简单包装。
重复利用增产值
桑基鱼塘在多地已经实施,技术也较为成熟,队员们认为连河村的生产链条比较单一,蚕农对资源的再次利用程度较低。在四皓街道办团委书记贾倍倍,连河村村委会主任王耀军,连河村村民表参与的总结汇报中,当队员提到桑基鱼塘这一比较成熟的技术时,部分村民也表现出了较为浓厚的兴趣。
文创兴农赢未来
详细了解一个县的基本情况,不仅仅要考察当地的产业及民众生活现状,对其地方文化底蕴、生态特点的调研也是必不可少的。实践队一行来到洛南县城,体味洛南县独特的人文情怀及特殊自然环境。队员们在仓颉园感受历史的脉搏;在音乐小镇体味现代的洛南文化特色;在石坡镇感受自然环境的特色魅力。几天的深入走访中,队员了解到连河村在统一宣传及文创设计方面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实践队结合洛南文化、自然特点及连河村特色产业为连河村制作了一个精美的宣传电子相册,为了进一步振兴特色产业、打出品牌,实践队结合蚕宝宝设计了卡通logo,帮助连河村建立自身品牌形象,为连河村增添机电色彩。
7月11日,西北工业大学蒲公英志愿者协会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正式结束。脱贫之路仍十分艰巨,实践队员们必将继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梦想,持续不断地为脱贫攻坚贡献自身力量。
(文/胡圳 图/李建业 何叶 审核/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