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调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学习 >> 理论调研 >> 正文
“三全育人”视域下新时代高校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4-07-17 作者:古淳月 

摘要:“三全育人”是高校育人的重要内容,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社会实践成为“三全育人”的重要路径内容。本文阐释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梳理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历程,剖析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困境痛点,进行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调研,最终给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路径阐释。

关键词:三全育人;乡村振兴;社会实践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遵循,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过程中,离不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其中高校学生群体就是重要的一环。引导高校学子投身乡村振兴,一方面可以为乡村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人力支援、活力保障,另一方面基层作为最好的社会大课堂,可以让高校学子更好的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追本溯源,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引领广大青年助力乡村科技、文化、卫生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广大青年实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重要使命的有效途径。实践育人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是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实现自我价值的基本方式,在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在建设“大思政课”的背景下,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如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融合,课堂教育和社会实践相配合,是每一个高校学生工作者都必须去考虑和回答的问题,以社会实践为抓手,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的实践方案,进一步发挥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作用,同时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三全育人”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切实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社会实践正是其中关键的一环。通过社会实践,实现新时代“全员育人”,学生的成长成才与教育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等息息相关,因此仅仅关注高校对学生的育人影响是不够,要充分利用校内外“人力资源”,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育人效果;通过社会实践,实现新时代“全程育人”,育人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构建常态化、全年化的社会实践组织体系,针对学期和假期不同情况因时制宜;通过社会实践,实现新时代“全方位育人”,打通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等各种有效的育人通道,多维度多角度实现育人全覆盖。

一、价值意蕴: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

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青年学子认识社会的“大课堂”,社会实践是社会性、教育性和服务性的有机统一,社会实践对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发挥了重要影响,对高校人才培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三全育人”视域下,社会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深度的联系,乡村振兴战略为青年学子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乡土教材与实践舞台。

(一)社会实践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随着脱贫攻坚总目标的完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党和国家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战略是今后一个时期内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乡村振兴战略关键是“振兴”,目标是“乡村”,关键在“人”。高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引导广大学生深入乡村一线,将科研成果、科学技术等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这将成为促进农村发展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形成“校村”发展共同体,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回溯历史,从1997年《关于开展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的发布,到《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的印发,社会实践尤其是“三下乡”社会实践,一直以来都是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主要依托项目,通过将社会实践嵌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既可以深化高校实践育人的价值意蕴,又能够在人才培养与知识技术服务上为乡村赋能,引导青年学子学生全身心扎根基层,服务乡村,坚守初心,践行使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贡献青春力量。

(二)社会实践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一环,联动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与“三全育人”理念和要求深度契合。从“三全育人”视域下重新解读乡村振兴战略,能从中提炼出一大批生动、真实的思政教育案例和素材。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社会实践特别是“三下乡”“返家乡”实践,打破了传统思政教育教材和课堂的禁锢,是新时代下增强创新青年学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社会是个大课堂,青年学子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乡村振兴战略为青年学子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乡土教材与实践舞台,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引导青年学子深入基层一线,扎根乡土中国,自找苦吃,是对青年学子进行国情教育的重要形式。

(三)社会实践是推进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课堂

社会调查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社会实践是推进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重要抓手,对于加强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引导青年学子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社会实践所具有开放性、整体性、主动性等特征,在帮助学生缩短社会化进程,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要环节,要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青年学子必不可少,探索社会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内在关联,促进二者的深度融合,让基层成为青年最好的实践舞台、思政课堂,一方面能够青年学子通过切身体验和亲身经历,能够加深对人民群众的了解,明晰自己肩负的责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青年学子走进乡村能够很大程度上加快乡村基础建设和文化建设,依托自身专业特长,为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服务,实现“双向奔赴”。

二、历史维度: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历程

自全国型范围的社会实践开展以来,各高校围绕“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这一主题,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广度、厚度、深度、温度,总结梳理社会实践的发展历程,其与国家发展进步的历程密切相关,尤其是与三农工作密切相关。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回顾40多年来社会实践的发展过程,社会实践活动经历了六个发展阶段。

(一)社会实践萌芽发起阶段(1978-1986年)

考虑到社会实践尽管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实践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这一阶段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进行了探索性的尝试。1983年,团中央、全国学联发出《关于纪念“一二•九”运动四十八周年开展“社会实践周”活动的联合通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概念正式在官方文件中提出,这标志着社会实践从自发组织向规范组织发展。这一阶段的社会实践活动,由少数重点高校逐步向全国多数高校普及,实践内容在农村主要以调研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后的社会情况为主,例如1982年“百村调查”,在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委托下,北京大学等校的155名青年学子,利用寒假机会对家乡执行生产责任制以来的各方面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这一阶段青年学子逐步走进乡村,开展社会调查、挂职锻炼、考察访问等。

(二)社会实践完善发展阶段(1987-1998年)

1987年中共中央颁发《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提出:“青年学生只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更多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际,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同年中央和国家教委联合下发《关于广泛组织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见》要求将大学生实践环节作为学生全面考核的内容之一,社会实践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的重要一环,得以凸显。1996年,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农业部、文化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三下乡”实践延续至今成为影响力最大的实践品牌。这一阶段社会实践多以农村基层为主,重视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宣传与教育,在逐步形成的制度与规范的组织下,社会实践规模得到进一步的扩大与发展。

(三)社会实践全面发展阶段(1999-2011年)

1999年,团中央、教育部开展“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活动,为实践成果转化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同年,教育部、团中央组织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也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实践的发展。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长效机制。”2005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对社会实践的总体要求和工作原则、实践内容和实践形式、保障机制等内容进行了部署。2010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把社会实践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一个必要环节。”这一阶段,社会实践越来越贴合国家政策、社会倡导和人民需求,其制度组织也越来越规范,社会实践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社会实践成为对青年学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四)社会实践深入发展阶段(2012-2019年)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了社会实践育人的功能,更多的组织学生和老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一阶段,社会实践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一定的高度,内容形式也趋于成熟创新。特别是“一带一路”、“红色基因代代传·青春喜迎十九大”等专项社会实践活动的发起,开拓了社会实践的新局面。同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战略的提出,为青年学子在广阔农村施展才干提供了“大舞台”。

(五)社会实践创新发展阶段(2020年至今)

2019年,共青团中央发起了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时代发展需要,探索常态化社会实践工作新路径。2022年,共青团中央启动“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组织学生想城乡报道。2023年,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印发《关于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深化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的意见》,社会实践向着内涵更深、机制更优、体系更全、保障更强、成效更实的方向进一步前进。这一阶段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社会实践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一起云支教”等线上实践如火如荼开展,形成了“线上+线下”“集中+分散”的立体实践课堂。同时社会实践更倾向于基层,引导青年学子投身一线,读懂乡村,“自找苦吃”

纵观社会实践40年来的发展历程,社会实践主题与时代主题,与国家经济重大决策相吻合,社会实践在其育人的作用上面,与青年成长成才的目标相吻合,社会实践在其参与度上,与社会需求相吻合,实践育人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有机组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问题剖析: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困境痛点

社会实践的育人成效一直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目前,社会实践仍然存在培养与需求、教学与实践、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结合不够紧密等困境,部分高校实践项目甚至存在娱乐化、无序化、精英化等问题。

(一)前期困境:部分实践队伍缺乏自主性

部分学生实践参与被动化。当前部分青年学子功利化倾向比较严重,完成社会实践往是为了获得学分或者相应的荣誉,存在少付出、多回报的心理,缺少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有的项目甚至还存在强制拉来凑人数的情况,缺乏自下而上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实践如何能产生优秀的实践效果,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是困扰大学生社会实践高效开展的症结所在。

部分学校社会实践精英化。受各高校经费支持力度、指导教师人员配置、组织管理规范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目前高校社会实践基本上都是采取“重点立项+广泛参与”的点面结合的方式,在校院层面设置一定数量的重点团队,由综合素质高的学生骨干组成,这样的实践团队在保障支持的力度上比较大,更容易产出成果、出亮点。但大部分学生基本上都是采取自愿组队的方式单兵作战,缺乏相关支持和指导,更多的是作为所谓的基数,以扩大总量,这种方式难以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教育,实践育人的价值和意义大打折扣。

(二)中期困境:部分实践项目组织安排僵化

部分实践内容缺乏创新。当前,很多实践多以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实践、开展社会调研等传统形式为主,同质化、扎堆的情况比比皆是,缺乏特色和创新性。有些高校过于追求形式,往往启动仪式锣鼓喧天,但是实践过程应付走完,走马观花,甚至所选定的社会实践内容,严重脱离学生专业和学生实际需求,背离社会实践初衷。

部分实践过程娱乐化。社会实践的目的是深入基层一线,自找苦吃,但有些实践团队和成员对实践的意义缺乏认知,没有珍惜实践平台和机会,摆拍打卡,走马观花,社会实践演变为“乡村旅游”、“农家乐”,更有甚至美其名与“红色旅游”,造成了不良影响,这样的社会实践不仅达不到育人的目的,反而浪费了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

部分高校组织管理不科学。一是缺乏保障体制。目前大多数高校虽有专门划拨的资金,但有些高校由于没有制定科学、规范的财务制度以及支持机制,加上社会实践人数多、时间长、涉及面广等原因,仍然不能满足学生实际需求。二是缺乏专业指导。目前不少高校实践指导教师数量匮乏或教师自身经验不足,制约了社会实践的广泛开展,同时指导教师多以学工干部、思政教师为主,专业教师参与性不够,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三是缺乏基地保障。目前部分高校实践基地少,缺乏具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实践基地,或者基地容易“失联”,利用率不高,学生开展实践不得不选择通过家庭等各方面关系自主联系实践单位,从而出现实践基地分散,学校管理困难的局面。

(三)后期困境:部分实践项目结论相对草率

部分高校评价体制不科学。高校开展社会实践应从社会、学校、学生的长远利益出发,目前有些高校的评价标准仍然是单一性和短期性,不能单纯以宣传稿件数量、答辩展示效果论成绩。同时,激励机制不科学,不少高校对优秀社会实践学生的评选多以书面形成的实践报告为依据,缺少更有效的量化考核评价方式,难以衡量其在实践活动中的贡献度,存在一些投机取巧者获得表彰的情况,从而影响了真正参加实践并从中得到锻炼的学生的积极性。

部分实践项目开展形式化。社会实践是对一所高校办学水平和育人理念的集中检验,各高校往往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部分高校没有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实践,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在价值塑造与社会实践有效对接上,没有放在实践内容的用心设计上,没有放在实践宣传动员的有力保障上,没有放在管理培训组织的大力保障上,没有放在考核激励机制的提升优化上,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仪式场面和声势营造上,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总结材料的、汇报展示上,这样的工作思路必然会助长形式主义风气,偏离正确的育人导向。

四、样本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调研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面向西工大在校学生,共收集到有效问卷413份,经分析问卷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代表了我校社会实践的基本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准确性,下面将进一步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的413份问卷中,大一占比55%,大二占比24%,大三占比13%,从年级上看,随着年级的升高,问卷回答人数逐渐减少,和学校社会实践实际参与情况,学生关注度呈一定正相关;男女比例为36:64,也基本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在学院分布上,共有25个学院学生参与调研,分布较为均匀,能够反映不同学院之间的差异。

(二)社会实践参与情况

在社会实践参与情况上,累计有80%的学生参与过社会实践,33%的学生参与过1次社会实践,占比最高;在社会实践课程参与情况上,47%的学生选修过,选课比例较高,此外,39%的学生有想法还未参与,14%的学生没兴趣参与该课程。

在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上,6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30%的学生表示愿意尝试,只有10%的学生表示无所谓、不感兴趣;在参与社会实践的情况上,35%的学生参与线上实践占比最高,这也和最近两年疫情防控的形式有关,32%的学生参与线下集中实践,25%的学生参与返家乡实践。

在社会实践信息获取上,主要依靠年级群进行通知,占比34%,微信推送、同学告知也是重要的方式;在参与实践原因上,49%是因为自己感兴趣,30%是因为对个人发展有帮助,这里有15%选择了硬性规定,这表明社会实践在组织过程中,可能传达出现一定的不到位的情况。

在社会实践持续时间上,一般是一星期以内的短期实践,30天以上的实践占比较小;在与专业相关度上,53%的同学表示不太相关,这也是本次实践调研发现的重要问题。

(三)社会实践需求分析

在社会实践意向目的地上,科研院所成为学生主要选择,占比15%,和我校军工文化背景有一定关联,大中小学、自然保护区、农村基层、教育基地是排名前五的目的地。

在实践类上,公益志愿是学生的首选,这证明我校志愿氛围是相当浓厚的,此外创新创业选择的同学也比较多,也和我校实际情况相符合,其他类型相对选择的同学较为平均。

在实践培训情况中,实践项目策划、实践过程组织、宣传技能培训三个选项,选择的同学相对较多,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我社会实践技能的需求。

(四)社会实践困难分析

在参与社会实践的阻力上,时间冲突是最主要的原因,占比24%,缺少实践氛围是排序第二的问题,占比是17%。

在社会实践困难上,缺少必要培训、缺少老师指导、信息获取困难、联系地点困难、组建团队困难是排名前五的问题,也给社会实践组织提供了一定的导向。

在社会实践存在的缺陷上,17%认为流于形式,17%认为过于功利化,14%认为实践氛围不浓,13%认为活动形式单一,这些问题反应了在实践组织以及学生参与实践过程中,如何有效引导组织还是任重而道远。

(五)社会实践评价分析

在社会实践收获上,17%的认为实践可以开阔眼界、获得实践技能,16%的认为实践可以实现自我价值、提高自身能力;结交朋友、充实大学生活、体验社会生活、了解国情社情民情也是重要原因,占比均超过10%。在社会实践感受上,67%的学生认为较好,基本符合预期,只有2%的学生认为较差;在学校对实践重视程度上,只有2%的学生认为不太重视和很不重视,这可以说明我校社会实践组织还是相对比较有成效的。

五、育人为本: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路径阐释

近年来,高校越来越重视将社会实践,尤其是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专题实践,各高校必须站在“三全育人”的高度,从“三全育人”视域下重新解读乡村振兴战略,能从中提炼出一大批生动、真实的思政教育案例和素材,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专业人才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进一步明确各类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定位和职责,系统设计好社会实践专业化运作的系统思路和举措,推动第一课堂教育理念和资源更好地支撑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引导社会实践更好地弥补第一课堂的不足,巩固第一课堂的成果,强化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一体设计、一体落实、一体考核,推动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致力于开展有组织的社会实践。

(一)构建特色鲜明的“4+4+6+N全员育人新体系

一是积极推动社会实践项目、课程、队伍、平台四大维度育人模式改革向纵深发展。在项目层面,优化“专题+专项”实践内容体系设置,结合国家重大战略、时政热点、学校学科特色、育人目标综合设置实践品牌,尤其是设置乡村振兴专题实践,引导学生下基层、进社区,突出思想引领主线,推进思政教育入脑入心入行;在课程层面,全面落实第二课堂成绩单,鼓励学校设置实践学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此基础上开设专门的素质拓展类课程,或者乡村振兴专题、调研报告撰写等专项品牌课程,形成立体的实践课程体系。在队伍层面,通过“揭榜挂帅”重点团队立项改革,“一院一品”实践品牌建设,将常规实践模式转换为“全年化、系统性、课题式”的常态化社会调研;在平台层面,搭建思政教育、创新创业、社团文化、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学生骨干培养等六类课外实践平台,在实践育人体系中增设“N”性因子,充分发挥学院、教师、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院自主设立平台、项目等,为实践育人提供不断衍生、扩大的渠道。二是积极推动学校、院系、班级、党团支部四大抓手打造横纵交错社会实践育人网络。实行学校、职能部门、学院三个层级协同育人机制,与教务处、学生处等单位协同开展乡村振兴、思政教育、就业创业、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专项实践;推动党建团建协同育人,保证25%的学生团支部每年赴社区乡村进行一次实践,并将社会实践作为团员青年团内评优、推优的重要参考;优化实践项目学缘结构,由本硕博不同学段学生组成实践队,做好学校、学院、班级三层次全覆盖。

(二)构建“组织动员+实施保障+总结表彰+成果转化”全程育人新模式

严格遵照“安全第一、总量控制、按需设项”的工作机制,结合疫情防控和学校实际,组织学生安全有序参与社会实践。一是在组织动员阶段,加强顶层设计,凸显组织力。要从全校“一盘棋”的角度出发,构建校级社会实践体系,不能各个部门各自为战,在宣传动员上,要在构建校院班实践工作渠道的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校院两级可以视情况组织社会实践双选会,社会实践分享会等活动,进一步扩大实践影响力;二是在实施保障阶段,加强信息化建设,凸显服务力。推进数字赋能,构建“云上第二课堂”,加快社会实践信息化建设,实践过程实现全流程动态监管,严格落实“每日一报”制度,强化过程管理,尤其是对深入基层村镇的实践队,要做好培训保障,保障实践安全,在实践培训上,建立“3×3”培训体系,从教师、学生、团干部三维度发力,推动项目、课程、队伍三维度育人模式改革;三是在总结表彰阶段,加强激励制度建设,凸显引领力。作为社会实践重要的环节之一,总结表彰阶段对于进一步扩大实践覆盖面,加强实践育人效果具有重要作用,要构建长效、可行、公正的社会实践评优体系和激励机制,选树优秀的实践榜样,打造实践品牌项目,促进社会实践长效发展,在评优激励中可以适度向基层一线实践项目倾斜,突出实践价值导向;四是在成果转化,加强协同育人,提升贡献度。构建“实践调研+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培育模式,加强职能部门、校地联动,促进优秀实践项目向创新创业项目转化,推进优秀实践成果落地生根。

(三)构建“三下乡”“返家乡”“社区实践”“云实践”全方位育人新路径

通过“专题+专项”“线上+线下”实践模式,充分利用“三下乡”“返家乡”“社区实践”“云实践”等实践形式,加强校地合作,打造富有学校特色的社会实践育人路径。一是精准匹配学校一流人才培养目标。从学校学科特色、育人目标着手,依托社会实践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核心竞争力,社会实践品牌建设要深度挖掘学校学院既往项目,同时赋予学校特色,实现做得好、做得精、做得巧;二是深度融入学校“大思政”工作体系。在纵向上,联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等部门,将社会实践纳入学校“大思政”体系建设,将实践课程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推进社会实践“指导教师+思政教师”双导师协同育人,推动思政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在横向上,拓展校外协同,与多地政府、企事业单位密切开展合作,采用“定点+定向”的方式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实践实习,打通“学校-基层团委”协同育人路径,主动对接地方团委,建立高校团组织与地方基层团组织社会实践协同管理、双向评价体系;三是顶层设计学校“大实践”育人方案。加强校院两级实践布局,在传统的学生自发组队、自下而上策划实践项目基础上,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和学校学科特色,增加自上而下实践项目设计,突出乡村振兴等关键选题。围绕项目设计、宣传动员、培训指导、过程管理、考核评价、总结转化等社会实践核心环节,重点发力,开展有组织的社会实践。

参考文献

[1]孟勋,张凌媛.从承认到认同:高校社会实践育人体系创新研究[J].高教探索,2020(5):6.

[2]姚建军,师蔷薇.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破解思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3):3.

[3]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历程、价值意蕴与发展趋向[J].思想理论教育,2018(1):5.

[4]李保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能"走形式"[J].人民论坛,2018(1):2.

[5]黄俊鹏.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机制构建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8(3):3.

[6]周彩,林寒.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调查与完善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2(9):6.

[7]徐美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S大学2000+样本的分析[J].黑龙江教育:综合版,2019,000(011):P.36-38.

[8]周典,刘森梅,陶晓明.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方法之困境——基于A大学的调查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82).

[9]陈凯旋.反思与展:对新时代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再认识[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1(8):5.

[10]文大稷.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基本经验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8(1):5.

[11]李一楠.以红色社会实践活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性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2):5.

[12]张建明,唐杰.高校社会实践引领大学生思想发展的路径研究——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千人百村"项目的实践[J].思想教育研究,20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