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调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学习 >> 理论调研 >> 正文
旗帜鲜明讲政治: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团工作的根本标尺
发布时间:2021-09-03 作者:郭砚博 武珂 

大学生社团是青年学子拓展眼界、体验社会、提升能力的第二课堂。但是,随着社会思潮文化的多元影响,高校学生社团工作亟需高扬政治引领的旗帜,增强定力,把准方向,充分发挥出社团育人的思想政治效能。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团工作的定盘星与指南针。

一、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团工作讲政治的必要性

学生社团工作讲政治是贯彻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必然要求。2016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与全国学联联合印发了《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指出“高校学生社团的基本任务是:遵循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生社团举办活动须遵守高校相关规章制度,并按照相应的审批程序进行,不得在学生中散布违背宪法、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和言论”。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积极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组织和学生社团作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社会是个大课堂。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社会实践、社会活动以及校内各类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对拓展学生眼界和能力、充实学生社会体验和丰富学生生活十分有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与党和国家施行的各类高校社团管理办法是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团工作的“纲” 。以“纲”为指引,贯彻“纲”为目的,是新时代高校社团工作讲政治的鲜亮底色。

学生社团工作讲政治是发挥社团育人效果的必然途径。学生社团是高校进行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有力抓手。一方面,学生在社团活动中,不但可以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培养自己的能力,更主要的是可以培养合作、互助的团队精神;另一方面,学生社团可以帮助学校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问题需求,从而更好地贴近学生、服务学生。学生社团工作讲政治可以确保社团活动沿着正确地方向开展。契合学生兴趣,社团以更加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学生社团工作讲政治,保证学生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首先注重政治素养,这样很好地将校园文化活动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思想道德教化与综合能力提升并重,进一步拓宽育人维度。

学生社团工作讲政治是塑造青年学生健康人格的必然选择。首先,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组成,因此学生社团讲政治本质上来讲就是学生讲政治,学生社团对于学生有很强的引领导向作用。学生社团受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在社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时,学生往往也会受到间接影响,自觉接受政策导向,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社团开展的传承校园文明的集体活动有益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学生坚定政治方向。其次,讲政治的社团一定是积极向上的,在一些社团活动中,尤其是公益志愿类的活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往往能够加深对人生、对社会的领悟,服务意识和志愿精神逐步增强,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良好的社团文化影响下,社团内部没有任何功利因素,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觉遵守社团的规范和制度,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规则意识内化,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了过渡作用。最后,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成长,社团轻松的氛围使其既能坚守初心,又能提升幸福感、获得感,许多学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中树立了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忠诚。

二、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团工作讲政治面临的主要挑战

首先,学生社团发展在思想引领上缺乏必要指导。当前高校学生社团种类多、数量大、学生覆盖面广,因此社团事务处理起来更加繁杂。在实际的工作开展中,一方面,数量庞大的社团管理工作集中在了校团委个别老师身上,尤其值得指出的是,部分分管老师并非专职老师,其在部门中还承担着其他工作职责和任务,分身乏术,无法专心投入到社团管理工作中去,更不用说站在思想引领的高度对社团工作给予指导。另一方面,按照高校对社团管理的相关规定,每个社团都配备了自己的指导老师,但是指导老师大多是高校行政人员、辅导员或者专职教师,对自己指导社团的兴趣爱好、专业方向了解不深甚至根本不了解,因此也无法对社团工作给予更多的专业性指导,对学生社团思想政治的指导也更难到位。由是观之,高校对学生社团在思想政治引领上存在事实性的缺位。

其次,学生社团骨干思想政治水平不高。一方面,在社团学生工作中,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和应付繁琐的事务性工作是学生社团骨干工作的常态,再加上还要完成日常的学习任务,对理论学习的时间极大压缩;另一方面,一些学生社团骨干缺乏理论学习的意识,对基本的政治理论知识学习不到位、不深入、不全面,甚至对学校组织的理论学习采取排斥态度。政治理论水平不高一方面导致某些社团骨干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很难找准立场、缺乏判断,另一方面也影响了社团活动的开展质量,活动开展的内容不丰富,实效性和引领性不强。

最后,学生社团三俗化倾向严重。“三俗”,即低俗、庸俗、媚俗。当前,社会上的各类影视作品、电视节目等文化质量良莠不齐,有些存在三俗化倾向,对社会风气产生了不良影响,而这种不良风气也蔓延到了学校。由于在校大学生思想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但因社会经验不足、生活轨迹单一、视野相对狭窄、缺乏足够的理性鉴别能力,经常盲目追随所谓的社会热点、“跟风”流行元素,导致很多学生社团活动也陷入三俗化的误区。社团活动的三俗化严重削弱了其该有的政治引领性与主流价值的彰显性。

三、新时代完善高校学生社团工作讲政治的主要路径

第一,完善学生社团指导老师队伍建设。选拔、培养一支思想政治素养过硬、社会责任感强、热心于学生社团工作的指导老师队伍,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和指导,规范指导老师对社团管理工作要求,严格指导老师的意识形态责任考核。研究和探索学生社团指导老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在学生社团管理和指导中表现优秀的老师给予适当的表彰和奖励。只有完善社团指导老师队伍建设,发挥社团指导老师的导向作用,才能真正牢牢把握学生社团建设和发展的政治方向,才能确保思政教育与学生社团建设相结合,让主流意识形态真正走入广大学生的第二课堂,融入学生的课外学习和生活。

第二,加强学生社团骨干队伍的选拔和培养。校团委和指导老师应高度重视学生社团骨干的选拔、培养和教育工作,要选择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素质扎实、敢于创新、善于实践、勇于承担和奉献的优秀学生成为学生社团骨干;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把学生社团骨干打造成合格的社团领袖和可靠的带头人,真正成为指导老师的好帮手,把握社团的发展方向,把关社团的日常活动,并发挥模范榜样的作用,影响和引领学生社团成员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健康向上的社团氛围。

第三,创新管理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积极策划和组织开展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的主流社团文化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接受思政教育,帮助学生感知主流意识形态;发挥学生社团社会实践的实际作用,让学生从身体力行中增进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解和认同;同时,校团委和指导老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社团活动的管控,严格执行学生社团活动申报、审批制度,对于不符合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不利于弘扬社会正能量的活动坚决制止,牢牢把握学生社团活动的主旋律,净化校园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