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在人民日报社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在这次集体学习明确指出全媒体深刻改变舆论生态和媒体格局,强调“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在媒体深度融合的全媒体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什么样的挑战以及如何突围,成为当前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和媒体格局发生深度重塑
舆论主体多元化年轻化。在全媒体时代,互联网承载的的新兴媒介已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社会各方面的主体通过网络进入信息的交互环节,成为了舆论活动的参与者,微博、抖音、看点、哔哩哔哩、知乎等新型交互平台也成为了人们进行舆论活动的网络阵地。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以政府、精英和主流媒体主导舆论活动的垂直主体结构正在发生改变,学生群体、媒体人以及具有一定权威的组织和公众人物等日渐在舆论场中显现出传播力和影响力,舆论主体呈现多元化特征。其中,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青年群体因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参与舆论活动的积极性高占据舆论主体的多数,且备受关注。年轻一代有想法、敢发言,对良好舆论生态的营造发挥作用,也成为我们在全媒体传播过程中研究的重点对象。
传播渠道立体化多样化。在传统的传播结构中,信息、媒体和青年是一个三角模型,媒体处于三角顶端,不仅信息流动是一种“信息源——媒体——青年”的单向流动,传播渠道主要是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以大众传播的方式,进行两点一线的平面传播,相对单一且有时间空间局限。而全媒体的出现带来了信息传播渠道从单一向多样化的转变,从点面向立体化的转变,构建了网状模型的传播格局。在这一格局中,青年不仅是传播对象,也是传播者,多元媒体和信息、青年都成为这一网状中的点,在这一立体化空间中进行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体的全方位传播,这种多样、立体的传播渠道能够更好地促进信息流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向青年传播思政声音。
媒体融合纵深化一体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媒体融合进程,媒体融合首先体现为不同媒介形态的融合,以报纸、广播、电视等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和以互联网为主要媒介平台的新兴媒体从相加到相融,呈现一体化发展趋势,以“全程、全息、全员、全效”为主要特征的全媒体应运而生。其次,媒体融合不局限于媒介形态的融合,它体现为媒体信息资源、技术要素、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整合,如:“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在如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Bilibili等新媒体平台和自研移动客户端上开辟发声阵地,充分利用这些平台的流量资源进行宣传,更具影响力。在此基础上媒体融合纵深发展,呈现出媒体与教育、产业以及与人相融合的媒体格局,高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与全媒体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大势所趋。
二、全媒体时代高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多重挑战
一是青年思想受良莠不齐的信息冲击,有待引导。当前,随着全媒体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的全媒体传播格局正在形成,
加之网络空间的无边界化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信息传播过程的开放性特征明显。传播过程的开放性使得海量信息涌现,信息质量良莠不齐,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不良信息的传播。新时代青年正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思维活跃,思想还不成熟,对信息辨别能力不强,极易受到一些庸俗文化、不良思想观念的辐射和侵蚀,造成他们理想信念丢失、社会道德缺失、社会责任感迷失,不能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此,高校要清醒认识到这一问题,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牢固的价值观,增强抵御错误思想倾向的能力。
二是思政工作者全媒体应用能力不强,有待提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当前,高校适应时代发展,推进全媒体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这一过程在给教育教学提供便利的同时却对思政工作者提出了挑战。一方面,全媒体的应用离不开对一些新兴媒体与先进设备的使用和掌握,而大部分资深思政工作者都并非网络“原住民”,他们对先进设备有距离感并且很难在短时间内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这与青年学生对课堂教学网络媒体的应用需求相矛盾;另一方面,由于没有经过系统培训,思政工作者不善于运用这些新兴媒体,只是凭借经验或者零散的学习进行操作,使得全媒体与教学的结合略显僵硬,达不到最佳效果。对此,高校要紧跟时代步伐,注重培养青年思政工作者的媒介素养和应用能力。
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滞后,有待更新。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媒体融合一体化优势,积极搭建与思政课互联互通的云平台,实现教育教学方法的与时俱进。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且与理论灌输、课堂教学相适应,难以在短时间内进行转换,这种“旧”话语滞后于“新”方法,表现出不协调性,无法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开放性、动态化的全媒体信息环境下,青年思维活跃、话语表达多样,部分思政工作者固守传统话语一方面显然难以适应全媒体教育环境,不符合大势所趋;另一方面不利于搭建其与新时代青年沟通互动的桥梁,话语上的不共通很难达成思想上的共鸣,教育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环境复杂,有待净化。全媒体时代,多元媒体的融合发展极大地改变了舆论生态环境,也极大地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环境。一方面,随着新旧媒体的融合开放,各类信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非主流文化与主流文化并行,不健康信息与健康信息交织,极易导致不良信息的传播,造成“信息危机”;另一方面,在全媒体环境下,青年大学生在互联网平台上“人人都是传播者,人人都是编剧家”的特征更为明显,群体舆论引发“舆情危机”屡见不鲜。思政工作者是思政课的“守门人”,却不能完全承担互联网以及全媒体的“把关人”角色,在这种“相对自由”中,对青年学生而言,网络舆论风向往往会“牵着他们的鼻子走”,“信息危机”、“舆情危机”也极易引发青年学生的“思想危机”。复杂、多变的传播环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力减弱,青年学生面临的思想风险增加,因此,净化全媒体时代下的教育传播环境刻不容缓。
三、以全媒体为媒,开拓高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新篇章
第一,强化主流思想引领,提升青年对不良信息的识别能力。全媒体时代下,面对网络环境的开放性特征和教育信息良莠不齐的状况,高校青年思政教育理论课更应该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把弘扬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始终,用先进的理论武装青年头脑,不做网络“墙头草”。同时,随着互联网、移动媒体成为青年获取信息和学习的主渠道,思政理论课有必要增加和穿插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内容,引导青年有效识别不健康信息,自觉抵制错误思想观念,树立法治意识、自律意识、道德意识,理性发表言论,争做网络的“好公民”。
第二,加强思政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者应对全媒体的信息化素养。首先,优化队伍结构。高校要把全媒体和前沿数字技术人才的引进,放到一个重要层面上,积极优化完善青年思政工作队伍人员配置,使得技术人才和思政工作者共同发挥合力。其次,转变传统观念。思政工作者应正确审视并接受全媒体传播对青年思政教育产生的新变化,树立全新的互联网教学思维,制定全媒体传播环境下的青年思政育人方案,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将社会热点问题结合思政理论,让全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既不偏离方向,又能够取得效果的最大化。最后,提升媒介素养。青年思政教育者应大力加强自身的媒介素养,时时关注新媒体动态变化趋势,自觉提升自身的新媒体应用技能和操作技能,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媒体与教学的融合。
第三,创新思政全媒体传播话语,增强思政教育对青年的吸引力、感染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具备严肃性、理论性、传统性,但也不乏活泼性、生活性和流行性,要紧密契合新时代青年活泼好动、极具个性的新特点,适应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发展带来的新变化,形成生动性、接地气、年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新方式,积极转变和丰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构建与青年相一致、与全媒体相融合的话语体系。在此基础上,思政教育者要善于运用这种“新”话语打通与青年的交流屏障,拉近与青年的心理距离,激活青年思想政治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更好地向青年传播思政声音,传递价值观念,实现青年对思政教育的“入脑入心”。
第四,优化思政全媒体传播环境,发挥高校环境育人的最大效果。媒体融合不局限于不同媒介形态的融合,聚焦到高校,还要实现全媒体与环境的融合,即推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和全媒体传播环境的相融相长。首先,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青年为主体,建立思政网络空间,搭建思政云平台,抢占健康向上的思政全媒体传播主阵地,从信息筛选到舆情监测,进行科学有效管理,把好信息质量关,严守青年思想关,营造风清气正的宏观环境。其次,思政工作者以传统思政课为主渠道,一方面要维护好教学秩序,保持应有的严肃性,另一方面灵活运用如:智慧课堂、5G连线、雨课堂互动等全媒体与思政融合发展的产物,营造一种互动性强、参与感高、体验度佳的愉悦氛围,构建生动活泼的内部环境。最后,青年兼具“传播者”与“受教育者”的双重身份,良好环境的营造需要每一个青年学生的努力,即在复杂多变的全媒体传播环境中保持理性,坚守正确的价值观念,以达到青年造就环境,环境培育青年的双向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