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森,中共党员,航海学院2022级兵器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杜鹏副教授。曾任航海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西北工业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团支书,现任航海学院兼职辅导员,团委副书记,研究生第一团支部书记。先后获得西北工业大学学生党员标兵、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金奖、中航技专项奖学金、全国三维数字设计大赛国家级一等奖、优秀毕业生、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表彰。主持硕士研究生创新基金重点项目一项,作为学生骨干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
专业筑基-投身航海报国
“作为学生,学习科研是最重要的主责主业。”本科进入航海学院后,“红色烙印,蓝色情怀”的氛围在他心中埋下了投身深蓝的种子,一代代工大人为国铸剑的事迹让这个种子生根发芽,于是从本科起他便专注于海洋内波与水下航行体相互作用的研究,为水下装备遭遇内波时的避险措施提供了有力参考。本科期间,带领团队针对海洋工程开发了多款智能水下航行器,获得全国三维数字设计大赛、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等国家级奖励3项、省部级奖励5项、校级奖励10余项。进入硕士阶段,他的综合成绩排名年级第3,主持硕士研究生创新基金重点项目1项,成功获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这也促使他坚定了航海报国的决心,持续深耕海洋领域的“卡脖子”技术,作为学生骨干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
为了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去年他作为负责人带领团队参加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在学校团委、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学院老师们的支持和帮助下,经过7个月近百轮的打磨,成功斩获全国总决赛金奖。“这让我开始思考如何让自己的所学所研产生价值”,他说。于是今年他带领团队入孵国家大学科技园,开始尝试由创新走向创业。未来他也将继续在工大攻读博士学位,在海洋工程领域持续深耕。


团学注能-服务广大青年
“我深知我的成长离不开团学工作的锻炼,自2017年进入工大后,8年间从未中断过的团学工作推动着我的成长与进步。”从大一加入学院学生会后,他便开始投身团学工作,先后担任了航海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学生第一党支部组织委员、西北工业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团支书、学院团委副书记、研究生第一团支部书记。
经过大一的锻炼,他从部员成长为主席团成员,组织策划了20余项大型活动,带领学院田径队获得了总分第三名的成绩。本科毕业前,他选择加入我校研究生支教团,赴广西融水支教一年,并担任团支书。组织开展了20余次团日活动和主题学习,作为负责人之一组织了首届“三航筑梦”科技文化节等多项大型活动,受到广西日报的专题报道。结束支教返校后,他开始担任学院团委副书记,协助学院团委书记完成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推优入党、社会实践等各项团口工作,继续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他定期组织召开团支书例会,布置工作,明确任务;作为负责人组织开展学习二十大主题教育月活动,带领全院团学青年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负责推优入党工作,三年共推优入党700余人;助力学院团委组织开展“青焱行动计划”,并获评优秀结题。任职期间,学院团委连续三年获评“五四红旗团委”。
开展团学工作的过程中,他始终在思考,如何打造具有西工大特色、航海特色的团学工作。在学院领导、老师的指导和支持下,他作为队长组织“青春‘舰’习生”社会实践队,先后登上郑和舰、戚继光舰等现役舰艇,在2023年暑期成功获评陕西省优秀实践团队。


公益铸心-凝聚青春力量
“作为享受着国家优质教育资源的青年学生,应该如何服务社会?”进入大学后,他始终在思考这个问题。于是大二暑期,他参与了阳光工程志愿活动,担任支教队领队带领33位队员到渭南市思远小学开展了为期三周的支教,为当地的儿童提供了帮助,通过这三周与当地孩子们的相处和沟通,让他意识到能做的还有很多。于是大四毕业前,他通过选拔加入了我校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在毕业后赴融水开展了一年的支教工作,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工作中。
“一年的时间不长不短,却是我平凡生活中绚丽的一道光”,支教结束时,他在朋友圈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支教期间他担任八年级的数学教师,所教授班级成绩均在同类班级的前50%,他利用课余时间为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补课,主动了解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心理状况,为有特殊情况的学生提供生活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鼓励。曾劝导多位出现辍学倾向或已经辍学的学生返校完成学业。为了进一步开拓当地学生视野,他结合所学专业在服务学校开设了航海知识科普课程,编制了内容丰富且通俗易懂的课程PPT,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眼界,坚定了学生的理想信念,受到了服务学校的领导、师生的一致好评。支教结束时,在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




Ta说
“少年应有鸿鹄志,当骑骏马踏平川”,在工大的八年,是我不断成长的八年。祝愿大家在工大求学的过程中,都能找到愿意为之努力奋斗的方向,享受青春的美好,感受奋斗带来的成就感,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
(内容来源/团委组织建设指导中心
值班编辑/崔文瑞
责任编辑/吕柏宏 向墨晗
审核/刘星 张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