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风采 >> 学院风采 >> 正文
行疆筑梦|探秘霍尔果斯:跨越国门,共赴丝路之约
发布时间:2025-07-10 作者: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中亚峰会上关于“坚定不移巩固中哈友好,以中哈关系的稳定性和正能量为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多贡献”的号召,西北工业大学“行疆筑梦”实践队怀揣着对边疆的向往与探索的热情,踏上了霍尔果斯这片充满魅力与故事的土地。霍尔果斯,蒙古语意为“驼队经过的地方”,哈萨克语为“积累财富的地方”。作为中哈边界线上的璀璨明珠,霍尔果斯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蓬勃的发展活力,在风云变幻的21世纪,霍尔果斯更是发展中哈经济,巩固新丝绸之路的关键区域。

实践团队从探寻国门记忆与感受开放脉搏开始。走进霍尔果斯第六代新国门。远望,新国门气势恢宏,现代化的建筑风格彰显着大国风范,其上的国徽熠熠生辉。高大的门体屹立在边境线上,仿佛一位威严的卫士,守护着国家的边界与往来的繁荣。新国门不仅是边境通关的重要枢纽,更是我国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的生动缩影,它见证着“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国家的强大与开放的决心。

怀着对边境线的无限憧憬,实践队来到了庄严矗立的中哈连接通道,该通道高18.81米,寓意霍尔果斯口岸1881年开始通关,建筑整体造型为中国传统方鼎,造型特征是英文大写字母“H”,代表和谐、合作、和平。金黄的国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无声却有力地宣示着祖国的主权。站在交界线旁,脚下的土地仿佛成为连接两个国度的纽带,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使命感在心中油然而生。队员们小心翼翼地将双脚分别置于交界线两侧,拍下了“一脚跨两国”的珍贵照片。那一刻,队员们仿佛跨越了地理的界限,触摸到了国与国之间交流合作的脉搏,也亲身感受到了边境线所承载的特殊意义——它既是领土划分的标志,更是文明对话、贸易往来的起点。

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实践队随后参观了第五代国门及展览馆。与第六代新国门不同,第五代国门散发着独特的历史韵味。走进国门展览馆,镌刻文字的牌子将霍尔果斯的发展历程娓娓道来。从最开始的丝绸古道的繁荣,到被沙俄抢占的屈辱历史,到左宗棠“带棺”出征的收复决心,再到如今的开放前沿,霍尔果斯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蜕变。队员们了解到先辈们为了边境贸易的发展,在艰苦的条件下不懈努力;也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国门在维护国家主权、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历史的回溯,让队员们对霍尔果斯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繁荣局面。

实践队的最后一站,是充满商业活力的霍尔果斯中亚博览会。踏入博览会,热闹非凡的氛围扑面而来。场馆内,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琳琅满目,从哈萨克斯坦的特色手工艺品、优质农产品,到欧洲的时尚商品、高科技产品,应有尽有。在这里,队员们感受到了多元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与参展商的交流中,队员们了解到霍尔果斯作为跨境贸易的重要平台,为各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与新疆农业大学的交流沟通中,了解到新疆农业发展以及理论实践相融合的生动实践。许多参展商表示,借助霍尔果斯的区位优势和政策支持,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大,与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合作也越来越紧密。博览会不仅是商品交易的场所,更是文化传播与国际合作的桥梁,它生动地展现了霍尔果斯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国际交流合作方面的重要作用。

此次霍尔果斯边界线之行,实践队通过参观国门、探访边界线、游览文化展示馆与博览会,深刻领略到了这座边境城市的独特魅力与时代风采。从历史悠久的老国门到现代化的新国门,从厚重的历史记忆到蓬勃的发展活力,霍尔果斯的每一处都让我们为之震撼。它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在边境建设、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让我们意识到青年一代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未来,实践队员们将带着此次实践的收获与感悟,努力学习,为国家的发展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继续践行“行疆筑梦”的理想,在时代的浪潮中奋勇前行。


(文字/刘仟丝、张莫南

图片/程姣姣

审稿/程姣姣

审核/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