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风采 >> 学院风采 >> 正文
传承三秦非遗文化,中外学子共谱佳话
发布时间:2025-07-17 作者: 

为了提升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识,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与国际教育学院联合组建“世说非遗·物语青言”实践队,于7月上旬走进陕西省文化馆以及白鹿仓·滋水非遗大集,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研学之旅。

图为实践队在白鹿仓的合影

一 非遗瑰宝:三秦技艺的对话

第一站实践队来到了陕西省文化馆,了解三秦大地非遗的魅力。队员们参观了手工工艺、节日民俗、技艺创新等展厅,并对陕西省非遗传承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

在“锦绣华裳”展区中,巨幅刺绣作品《秦岭山脉》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来自土库曼斯坦的留学生阳光分享到,“在中亚地区,我们常用金银线和羊毛编织地毯和挂毯,而今天我看到这幅作品,它用丝线和细腻的针法绣出如此生动的层次感,真是令人惊叹!”

图为队员参观刺绣非遗展区

二 滋水大集:体验非遗的趣味与创意

随后,实践队来到白鹿仓·滋水非遗大集,在省级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队员们沉浸式体验了多项非遗技艺。

在烙画工坊,大家发挥创意,手持电烙笔在木板上绘制出带有西工大校徽、图书馆等元素的作品。来自尼泊尔的留学生小花感叹道:“我们国家酥油在布上作画,也是借温度留痕迹,原来利用火焰也能描绘图像、讲述故事。”

图为尼日利亚与摩洛哥留学生展示烙画作品

在剪纸环节,蒋建家老师展示了精湛的剪纸技艺,在老师的鼓励下,队员们剪出了生动的蝴蝶。同时,蒋建家老师为外国留学生现场制作了侧面剪影,栩栩如生的剪影作品让留学生们惊奇不已。

图为省级非遗传承人蒋建家为留学生讲解剪纸技艺

最后,在泥叫叫工坊,刘新霞老师指导大家将泥土揉搓、定形、钻孔,当清脆婉转的哨声从泥叫叫中发出时,队员们纷纷惊喜地笑了起来。来自尼日利亚的留学生星光分享到:“泥土经过手工制作就能唱出歌声,和我们用陶土做的风铃一样,都是给大地的声音安了个家。”

三 总结

此次实践,队员们深入了解多项非遗技艺,同时中外学生通过实践交流文化,为非遗技艺的国际化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实践队将进一步助力非遗的传承与弘扬,让非遗文化在交流互鉴中“美美与共”,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西工大学子的力量。


(文案/张益沐 刘扬纤 齐翔宇 袁早玲 徐京京

供图/齐翔宇 张益沐 丁子亦

编辑/曹骁颖

审核/樊文迪 李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