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西安7月10日电(通讯员张君胜苏钰晶)浙江,我国城市现代化水平最高的省份之一,同时,浙江也是红色革命蓬勃发展的地方,从弃医从文的鲁迅到嘉兴湖上的红船,浙江为我们生动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孕育民族觉醒和红色革命的故事。这个夏天,西北工业大学教育实验学院实践队怀揣着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渴望、探索三航科技的热情与体验近代革命精神的目的,踏上了浙江这块热土。
观浙大新科技,体创新新风尚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浙江大学秉承着求是创新的精神,发展成为全国著名高等学府。此次社会实践,队员们分别参观了浙大玉泉校区和湖州浙大研究院。
淡红色的砖墙、白玉色的校门和郁郁葱葱的树木无一不透露着岁月的厚重感,在学长学姐的带领下,实践队了解到浙江大学的历史沿革,学习了浙大的创新方法:让创意带动创新,让需求带动科研。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受到启发谈到:“新型的科技创新不应该拘泥于学科的限制,它的实现需要多领域的融合,这也为我之后的学习过程提供里一个新的思考”。在湖州研究院,队员们探究了无人机的多层次、多方位研发,即无人机在陆空两用,视觉驱动,路径规划等方面的科研成果。了解到未来无人机发展的巨大前景。由路径规划引申出的自动跟随系统将会使全自动无人拍摄成为可能;视觉驱动代替手动操控将极大提高无人机的智能能力,这些创新将会在无人机救援任务中发挥更大作用;陆空两用无人机在陆空转换时的迅速切变以及其超高的机动性也会在战场上发挥更大的用途……
品伟人精神,做有为青年
“雨细穿梅坞,风和上柳桥。衣杵家家月,渔舟浦浦风。”身居江南绍兴,古镇与现代化高楼的和谐统一,历史岁月的沉淀与现代科技的轻盈令实践队员心向往之。伴随着梅雨季节特有的湿热微风,实践队走进了鲁迅故居。鲁迅先生崇高的人格力量,使他为新文化运动后一大批追求进步的青年照亮了前进的道路。穿梭于坊间略显狭窄的走廊,实践队成员了解到鲁迅先生的生平。他生于没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到日本留学,而后思想不断追求进步,希望用文字改变国民精神。中年参加革命党人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文章……他的一生虽短暂但却伟大。
图为实践队参观鲁迅故居。中国青年网 陈昊涵 摄
接着实践队参观了周恩来故居,了解新中国的革命史与周恩来伟大的爱国精神。周恩来总理为祖国奉献一生,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有时连续工作三十几个小时,甚至病逝前还在工作。实践队队员被周恩来总理忘我的工作精神和爱国精神深深震撼,相信在未来,周恩来总理的精神会鼓舞着大家争做有为青年,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实践队参观周恩来故居。中国青年网 陈昊涵 摄
三航精神星光点点,大陈攻坚铁骨铮铮
在吉利集团的星空智联公司,队员们学习了中国民营卫星的发展状况及其在汽车导航、勘探方面的重要作用,深入了解了航空航天专业的就业前景与工作安排。实践队员围绕自身职业发展,与公司人员探讨了专业与技术的内在联系,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方式,更加明确了未来学习目标。这次交流极大促进了同学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科技实践的决心和动力,大家也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和专业的价值,同学们发奋学习,为国奉献的积极性更加强烈。
图为实践队参观吉利集团星空智联公司。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昊涵 摄
在台州的彩虹无人机基地,队员们了解了彩虹公司从最初的彩虹一号机发展到如今多个系列型号的奋斗过程,观看了彩虹无人机在国际维和行动中的精彩视频。彩虹4无人机纤细的流线型机长不足8.5米,却有三百多公斤的载弹量;全身只有一个尾部发动机,却可达到三百千米每小时的最大飞行速度;全身无明显的勘探设备,却集光电侦察吊舱,多功能合成孔径雷达,红外传感器一体,拥有强大的勘探能力。实践队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民用无人机的先进技术,纷纷表示要扎实专业基础,争取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能够学以致用。
五十多年前的大陈岛还是荒无人烟、寸草不生的荒蛮之地。来到这里的垦荒队员以“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精神勇敢地与大自然搏斗。五十年后的今天,荒地已经变成风景如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间天堂。看着今天繁忙而又井然有序的港口,想起台州垦荒队伟大的奋斗精神,队员们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冲动,那就是“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只要有这种“路虽远,行则必至”的精神,就一定能够实现“事虽难,做则必成”的目标。
图为实践队在大陈岛黄夫樵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昊涵 摄
在浙江这块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队员们体会到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和爱国奉献的民族精神,体会到实干兴邦与爱国奉献相融合的独特浙江文化。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承和发扬创新与爱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以青春力量书写时代华章,以青年担当投身伟大征程,以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实践队于大陈岛垦荒纪念碑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昊涵 摄
(教育实验学院 文/张君胜 图/陈昊涵 审核/张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