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 >> 正文
走进学生关怀心理健康,科技助力守护希望之光
发布时间:2024-07-30 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全国各族青年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引导青年学子胸怀梦想,争做新时代挺膺担当的青春奋斗者。7月16-20日,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党委副书记易正阳、学工秘书李晨静带队赴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开展“深耕工大精神,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此次实践从“乡村教育建设”“孩童心理关怀”“基层产业发展”三个维度展开,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贡献青年力量。

来自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1年联合发布的《乡村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乡村儿童的抑郁检出率为25.2%,焦虑检出率为25.7%,这表明乡村儿童的心理健康风险较大。在当前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儿童作为未来的希望,其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在本次实践中,实践队重点关注乡村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决定采取“课堂互动+科技助力+实地走访”的多维度策略,以帮助乡村儿童的成长更加健康、快乐。

在美育课堂上,李奕玮、杨冉曦引导孩子们如何画出一朵美丽的牡丹。孩子们学得很快,这得益于他们先前接受过专业艺术老师的悉心指导,这一点在儿童之家展示橱柜上所陈列的众多孩子们此前优秀的画作中得到了印证。在队员们的耐心指导与鼓励下,一朵朵形态各异、充满个性的牡丹花在孩子们的画笔下绽放。画作完成后,孩子们纷纷拿出自己的作品跟其他同学分享创作的喜悦,整个教室充满着欢快的气氛。

在竖笛音乐课上,队员们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从基础的音调练习出发,逐步引导孩子们掌握吹奏技巧,直至能够流畅地演奏出《两只老虎》《生日快乐》等耳熟能详的曲目。孩子们在悠扬的笛声中感受着音乐的魅力,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喜悦的笑容。

队员们并未将自身局限于“知识传播者”的教师角色,而是积极寻求与孩子们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努力成为他们信赖的朋友。为此,队员们还精心准备了益智小游戏,与孩子们一同欢乐互动。在欢声笑语中,不仅缩短了孩子们与队员们彼此间的心灵距离,更在无形中搭建起了一座理解与沟通的桥梁。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关怀与温暖。

在课程和游戏进行的同时,队员们也给孩子们进行了一对一孤独症筛查。由于孤独症在目前还没有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早期干预就显得十分重要。但对于山区的孩子们来说,由于医疗条件落后,孤独症不易准确诊断,以致延误了进行干预的最佳时期。

队员们本次使用的孤独症筛查方法来自西工大自动化学院科研团队所攻关的基于移动端多模态学习的孤独症识别技术。该技术利用眼动仪采集到的孩子们的眼部数据,放入大模型中与患病人群进行比对,可以较为准确地完成对孩子们孤独症的筛查。测试结果后续会反馈给江竹村的负责老师,供给他们参考。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孩子们的心理状况及日常学习生活,队员们主动走进孩子们的家中进行走访。在家访中,队员们不仅细致询问了同学们以往的学习表现、生活习惯,还耐心倾听了同学们对实践队所设计课程的宝贵意见与反馈,以便及时作出调整,确保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孩子们的需求与兴趣。队员们受到了家长们的热情款待,一碗碗散发着清香的油茶被端上了桌,不仅温暖了队员们的胃,更在无形中拉近了队员、家长与同学们之间的距离。这份浓厚的情谊,让交流充满了温馨与和谐。

在临别之际,队员们为孩子们送上进行准备的礼物:水杯和书包,并祝福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切顺利,勇敢逐梦。

经历了本次儿童之家的实践经历,实践队员们收获和感悟良多。在融水这片美丽的土地上,队员们表示,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和依依不舍的眼神,让他们深感乡村振兴和关注乡村孩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他们深知,每一次的付出都是对乡村振兴的坚定支持,也是对自己青春价值的最好诠释。未来,他们将继续携手前行,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

(自动化学院 文/崔文瑞、李奥 图/李奕玮、李奥 审核/易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