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 >> 正文
艺遗生辉:赓续中华历史文脉,探寻北疆非遗基因
发布时间:2024-08-11 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是中国人血脉里的精神源泉,是中华文化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

为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有效传承发展,赓续中华历史文脉,创新转化非遗文化成果,“艺遗生辉”非遗文化调研队于7月13日-7月19日开展了“内蒙古巴彦淖尔少数民族非遗文化调研”暑期实践活动,进一步探寻内蒙古文化资源,拓宽非遗文化保护传承机制。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

——探寻巴彦淖尔民歌传承现状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推进文化自立自强,“艺遗生辉”非遗文化调研队前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进行调研,深入了解非遗民歌的传承现状。在祖国北疆的亮丽风景线上,蒙古族爬山调和乌拉特民歌无疑是两颗璀璨的明珠。实践队先后拜访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爬山调代表性传承人马成士、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爬山调传承人赵建荣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拉特民歌代表性传承人苏亚乐图。

l 因为热爱,所以传承

7月15日上午,实践队拜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爬山调传承人马成士老师,进行爬山调专题采访。马成士老师介绍了自己从小学习爬山调的经历、爬山调的历史起源与发展、爬山调与河套地区的联系,以及爬山调在汉化的过程中蒙语与汉语的歌唱区别等多个问题。

在采访中,马老师就多次提及兴趣和热爱之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他认为主要还是兴趣,并分享了自己对爬山调的热爱和责任感。身为爬山调传承人,马老师建立固定的传习所、成立训练班,将爬山调技艺倾囊相授,迄今已培养弟子和学员百余人,为爬山调技艺传承道路点燃了星星之火。

采访结束后,航空学院专职辅导员田尧代表学校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马成士老师设立的嘉和天下爬山调传习所授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l 老年活动中心里的文化之声

在位于乌拉特前旗水榭花都一期的老年活动中心内,实践队见到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爬山调传承人赵建荣并展开交流。赵老师向实践队介绍了爬山调的形成、由来和传承,并结合现状讲述了爬山调所面临的一些传承困境。在交流结束后,社区文化工作者为我们演奏了几首经典的爬山调曲目,节奏自由奔放、音调高亢激昂,拖腔悠长辽远,短短数曲,却将蒙古高原的雄伟风貌和巴盟人民的豪迈气质一展无遗。

l 数字赋能,非遗不朽

7月15日下午三点,实践队来到阿日齐嘎查党群服务社区中心,对乌拉特民歌国家级传承人苏亚乐图进行采访。苏亚乐图老师介绍了自己与乌拉特民歌结缘的故事,并讲述了乌拉特民歌的相关知识及其传承现状。2019年,乌拉特前旗文化馆获得“乌拉特民歌”项目保护单位资格,乌拉特民歌的保护和传承前景越来越光明。在谈及如何创新性保护、创新性传承乌拉特民歌时,苏亚乐图老师对数字化媒介助力非遗传承展现出浓厚的兴趣,希望用数字媒介留存今天正在被传唱的乌拉特民歌,让子孙后代了解乌拉特民族的文化和非遗故事。

铜银匠心传百代,非遗技艺焕新生。

——探寻乌拉特铜银器技艺传承之路

乌拉特中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其全意为“很多的能工巧匠”,地如其名,在乌拉特铜银器制作技艺市级传承人白玉龙老师的带领下,实践队队员们参观了乌拉特非遗文化手工业产业孵化基地,并深入了解铜银器的制作工艺。白玉龙老师详细介绍了乌拉特铜银器的历史渊源、文化特点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和发展。

最重要的是,实践队员们有幸采访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拉特铜银器代表性传承人巴图陶高老师。巴图陶高老师是巴彦淖尔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著名的银匠,也是镇上最资深的老手艺人。他详细讲述了乌拉特铜银器的历史起源、文化特点及其传承现状。

巴图陶高老师强调,乌拉特铜银器这项起源自乌拉特大草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地牧民日常生活的深厚联系,乌拉特铜银器的发展离不开当地百姓的支持与传承。他特别介绍了自己在乌拉特铜银器传承过程中最为得意的作品——乌拉特头饰。这些头饰制作工艺复杂,做工精美细致,色泽明亮,是铜银器技艺的代表作品之一。

采访结束后,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专职辅导员田尧向巴图陶高铜银器作坊授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白玉龙老师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亲身体验了乌拉特铜银器的制作过程。从选材、设计、拉丝到焊接,实践队员们体验了每一个制作步骤,深刻体会到传统工艺所蕴藏的匠心与智慧。巴图陶高老师在过程中详细讲解了每个步骤的要点与技巧,使队员们对乌拉特铜银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只有在不断地使用和创新中,非遗文化才能真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乌拉特大草原的每一位传承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对技艺的执着与热爱,他们在传承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使这些古老的技艺在现代社会中找到新的生存方式。非遗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希望通过更多人的努力,这些传统技艺能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让中华文化的光辉照亮每一个时代。

驼峰跃动映草原,球影翩跹绘蒙情

——探寻蒙古族驼球传承现状

草原广袤,驼声悠长。那达慕是生活在浩瀚草原上的蒙古族人民不可或缺的体育竞技盛会,驼球在乌拉特那达慕上是不可缺少的主项,深受乌拉特地区人民的追捧及爱戴。

在乌拉特后旗蒙古族驼球训练基地,实践队探访了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驼球代表性传承人额尔徳木图教练。在额尔徳木图教练的指导下,实践队成员骑上骆驼,体验了驰骋在驼球比赛场上的独特感受。期间,教练为队员们详细讲解了比赛专用骆驼的驯养方法、驼球比赛的规则等许多与驼球运动相关的知识。

随后,实践队对额尔徳木图教练进行采访,教练向我们详细讲解了驼球的历史渊源、文化特点及传承现状,特别介绍了自己从小与骆驼一起生活与响应国家号召与驼球结缘的故事。在谈及蒙古族驼球的未来时,额尔徳木图一脸骄傲,说到:“现在驼球队中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小伙子,他们热爱草原、热爱骆驼、热爱驼球,驼球的发展大有可为!”

为了更加形象地展现驼球运动的独特魅力,额尔徳木图教练与队员脚踩长靴,手持球杆,身着比赛服饰,进行了一场精彩的驼球表演赛,实践队员深受震撼,感受到草原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精彩的比赛之后,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专职辅导员田尧向驼球训练基地授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为了解巴彦淖尔市非遗保护总体情况、增进高校与政府合作交流,实践队与巴彦淖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一同开展西北工业大学“艺遗生辉”巴彦淖尔非遗文化调研座谈会,与刘晨耘科长交流合作,双方就本次实践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探讨和总结。刘科长首先从自身经验和多年工作经历出发,从大局上以巴彦淖尔自身历史角度和巴彦淖尔独特文化特征为切入点,为实践队讲述巴彦淖尔文化(尤其是乌拉特文化)的产生、发展和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的历程以及非遗文化创新创业转化的过程。刘科长谈到,在非遗文化的保护过程中,非遗文化产业发展会带动经济发展,人民福祉增长,残疾人就业增收等。关于实践队如何更好地传承非遗文化保护时,刘科长指出,非遗传承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需要大量的科研研究人员为各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探究、学习、科研,因此,和高校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也是一个大力发展的方向。在与高校交流的过程中,非遗文化保护也会带动大学生就业和创业,这是一个互补的过程。

实践队还前往巴彦淖尔文化馆交流学习,实践队收到陈宏斌馆长的热情接待,随后举办了巴彦淖尔市文化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授牌仪式。

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是其根基,乡村为其发展与传承提供了土壤,其重要价值和现实作用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经受住了充分的检验,非遗的保护与开发搭乘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不断进步。

艺遗生辉推动乡村振兴,离不开对非遗文化的不断挖掘、保护、创新和传承。“艺遗生辉”巴彦淖尔非遗文化调研队从西北工业大学出发,深入到乌拉特中旗的海流图镇,深入到乌拉特前旗的老年活动中心,深入到乌拉特后旗的巴音宝力格镇,去了解内蒙古乌拉特民族的文化基因,去探寻内蒙古乌拉特部的非遗之光,去探索乡村振兴下非遗的创新传承道路,深入了解了北疆地区独特的非遗文化,更亲身感受北疆非遗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与传承。

未来,实践队将砥砺前行,持续深挖北疆非遗文化基因,探寻非遗发展新道路,提高自身素质,为非遗传承、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为社会主义强国事业持续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