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2025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中,也提出“扩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覆盖面,提升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了解乡村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特别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工作情况,2025年8月3日至7日,西北工业大学“心沐计划”实践队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耿云辉的指导下,赴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开展社会实践,并参与“行走的思政课堂-北川驿站”主题活动。
8月3日,实践队抵达北川后,与“心沐计划”项目主要负责人、团队成员开展座谈交流。座谈中,项目主要负责人与团队成员先后介绍了北川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讲解了“心沐计划”的实施背景、具体措施及取得的主要成效,并结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从校园欺凌等角度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与违法犯罪问题进行了分析。在随后的交流中,队员们结合前期调研结果,对以“心沐计划”为代表的北川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工作经验进行了总结概括,并就如何继续发挥高校作用发表了各自的建议和看法。对于队员们在交流环节提出的其他问题,项目主要负责人及团队成员也作出了详细解答。




座谈交流后,实践队深入北川社区,连续多日开展走访慰问、科普支教活动。队员们走进20余户北川家庭,与家长、孩子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生活现状和实际需求,耐心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同时结合自身经历,以故事分享的形式,解答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实践队还在综合考虑居民意见建议和学校专业特色的基础上,为社区儿童开设英语课、三航科普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拓宽孩子们的科学视野,以实际行动为他们送去知识、欢乐和关怀。、




社会实践期间,实践队还在北川多地参观调研。8月4日,实践队赴中共北川羌族自治县委党校,参加“行走的思政课堂-北川驿站”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见面会。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北川非遗传承人及县委党校、团县委、县青联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各高校实践队师生与会发言交流。


2023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北川石椅村基层干部群众时,高兴地说,“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要把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搞好,你们是一个很好的样子。希望大家继续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乡村振兴中取得新的更大成绩。”北川作为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拥有108项非遗保护项目,以及禹羌文化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北川县情,了解北川乡村振兴、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实践队赴石椅羌寨、大禹文化陈列馆参观调研。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近年来,北川低空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形成独特优势,实践队结合学校“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特色,赴中国科技城(北川)通航展示中心、北川永昌机场参观调研、听取讲解,了解低空技术和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了解新质生产力赋能县域经济发展情况,为深化校企合作开辟新路径。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学习好、宣传好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实践队在行程最后,专程赴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和新生广场,缅怀地震遇难同胞,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8月7日,实践队召开总结会,谈及收获与感悟时,队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北川之行不仅极大地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让大家深刻认识到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工作的重要性,今后,要充分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积极支持相关工作,为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西北工业大学“心沐计划”实践队成立于2022年,实践队以保护、促进北川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作为成立初衷,三年来,多次开展学业辅导、心理辅导、社区走访、科普讲座、体育竞赛等线下线上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实践队获评2024年度“榜样100”全国优秀大学生社团及团队荣誉称号。
下一步,实践队将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指导下,继续依托“心沐计划”、“行走的思政课堂-北川驿站”等项目,支持更多西北工业大学学生赴北川开展社会实践,走进大美羌城,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这篇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文字/尉迟庆文
图片/西北工业大学“心沐计划”实践队
审核/耿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