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的八月,暑气浸润着三门峡的土地,一群青春身影循着黄河脉络而来。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青力筑山河”专题实践队奔赴河南省三门峡市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下,三门峡市生态立市与产业升级”这一主题,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环保宣传等形式,为黄河流域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实践队首站探访三门峡大坝。这座黄河的关键水利枢纽,既承载着防洪、灌溉、发电的综合功能,也见证了三门峡工业发展的历程。队员们与工作人员深入交流,了解大坝生态保护举措,探讨其依托水利景观与黄河文化打造科普观光旅游项目,带动周边服务业发展、推动区域产业绿色多元升级,在壮阔实景中深化对“治黄”命题的理解。

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是三门峡生态建设的缩影。队员们与公园管理人员韩科长交流得知,通过湿地修复、水质优化等举措,这里已成为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漫步生态长廊,观察湿地植被与天鹅活动,队员们直观感受到生态改善如何让“绿水青山”成为城市名片,也对“生态立市”的实践路径有了更鲜活的认知。

为深入了解三门峡市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的联动机制,实践队还走访了三门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以及江海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从土地利用规划、矿山生态修复的政策布局,到黄河水文监测、水资源保护的技术细节,再到水利工程企业的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型路径,队员们通过多方面的访谈交流,收集到许多第一手资料,也渐渐理清了政策、技术与产业之间的关联。

在黄河公园的环保宣传中,队员们聚焦小朋友群体,通过手绘环保主题海报、组织垃圾分类小游戏等形式,生动有趣地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引得小朋友们积极参与;同时深入公园各处与市民交流访谈,收集大家对三门峡这几年生态环境变化的真实感受,这些来自基层的声音让调研更添温度。
此次实践中,队员们不仅见证了三门峡在生态与产业协同发展中的成果,更以专业思考为当地发展建言献策。后续,实践队将整理数据形成分析报告,为三门峡生态立市与产业升级提供参考,以青春之力助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文字/杨雨婷
图片/郭明娜 阮志鸿
审核/周星月 王银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