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 >> 正文
访真溯本,一剧铸魂|剧中人探径融情承远志,西工大总师育人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5-08-28 作者: 

为深化“总师育人文化”,创新文化传播形式,2025年8月上旬,西北工业大学“剧中人”实践队先后专访李华星教授、蒋雯教授并在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中参访学习了“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和“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本次实践旨在通过挖掘名师育人故事,提炼精神内核,为原创剧本创作积累鲜活案例,学习先进沉浸式演艺创作理念与方法,助力“总师育人文化”以更生动的艺术形式实现浸润式传播。

一、行前访谈:深掘育人故事,塑造典型人物

(一)李华星教授:传承航空精神,深耕科研教学

实践队邀请李华星教授围绕科研与教学的平衡、科研精神的传承等话题分享见解。李华星教授从导师罗时钧先生谈起,再到歼-20总师杨伟与运-20总师唐长红,向实践队员展示出“专业精”如何如基因般塑造出一代代严谨治学的航空脊梁。

面对科研挑战,李华星教授认为,科研探索中的多数尝试可能面临失败,需以客观态度尊重科学规律,不应以“显著成果”为唯一标尺。此外,他还从自身爱好出发,提出艺术与科学相通,能够激发灵感。这次访谈为后续原创剧本人物塑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创作角度。

(二)蒋雯教授:坚守科研匠心,诠释平衡智慧

在对蒋雯教授的专题访谈中她展现出在多重角色间的卓越平衡能力与执着坚守精神:在科研与教学领域,她以踏实严谨的态度深耕钻研,强调唯有脚踏实地方能收获成果;在工作与生活层面,她提出“平衡”的重要性,倡导在追求事业发展的同时,重视家庭与个人生活质量。这位在科研、教学与家庭间构筑平衡坐标系的学者,既展现了女性科研工作者的韧性和智慧,也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女性的科研精神与奋斗力量。

二、实地探寻:体悟沉浸巧思,激发创作文思

(一)“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在红楼幻境里“读”沉浸叙事

“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项目以中国古典文学巅峰之作《红楼梦》为蓝本,历时八年精心打造。“剧中人”实践队走进这里,开启了一场独特的沉浸式叙事探索之旅。

队员们首先来到了主剧场观演,剧场内的布置别具匠心,巧妙地运用了光影和音效,营造出如梦如幻的氛围。黛玉的娇柔、宝玉的多情、宝钗的端庄,每一个角色都被演绎得淋漓尽致,队员们仿佛跟随演员一起经历了贾府的兴衰荣辱,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悲欢离合。

主剧场演出结束后,队员们沿着幻城的小径漫步,探索着各个主题空间。穿梭于108座情景园林,细致观察园林移步异景、迷宫幻境般的设计,研究其如何通过蜿蜒廊道、错落门窗、变幻景致营造出虚实相生、如梦似幻的氛围。他们深入多个特色剧场,在“第三十五中学”剧场参与课堂互动,观察演员如何引导观众融入剧情;在“真亦假”剧场从后台入场,记录演员与观众互动及身份转换的心路变化;在“有还无”剧场详细记录水舞台的运作、灯光音效与演员表演的配合。同时探寻21场沉浸式演出如何将《红楼梦》中复杂的情感、深邃的哲学思考转化为舞台语言。

“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以其独特的沉浸式叙事方式,为队员们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化体验。实践队员们在这里体悟到了沉浸叙事的巧思,这也将为后续的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6d45f8b41a93b4d826d2badd5eb12ec6

(二)“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从中原厚土里“挖”场景灵感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是中国首座全景式沉浸戏剧主题剧场,拥有21个大小不一的剧场、近千名演员,分为3大主剧和18个小剧,剧目总时长近700分钟,是中国规模最大、演出时长最长的戏剧聚落群之一。

在这座幻城里,有一个剧场引人注目——李家村剧场,它主要讲述1942年河南大饥荒的历史事件。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李家村的老人们主动选择上山赴死,将宝贵的种子留给年轻的一代,让中华文明在艰难困苦中绵延不绝。这场演出通过震撼人心的剧情和逼真的舞台效果,将观众带回到那个充满苦难与牺牲的年代,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中原人民的坚韧与伟大。

9af0904d2effd1651b9c553581f7f0d7

实践队员们走进李家村剧场,被剧中人物的英勇事迹所深深打动,这样的历史故事和人物形象正是他们创作原创剧目所需要的灵感来源。在随后的探寻中,实践队员们还参观了其他多个剧场和主题空间,中原大地上的风土人情、历史故事等为后续创作提供了无尽的素材和灵感。

三、调研启思:淬炼精神内核,赋能文化传播

李奕玮:“这次在两座幻城的实地探寻,让大家收获颇丰。我们在红楼幻境感受到了沉浸叙事的魅力,在中原厚土里挖到了丰富的场景灵感。这些独特的体验对我们创作原创剧目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徐文杰:“我们要把在幻城体悟到的巧思和汲取的灵感,真正转化为剧目的精神内核。通过原创作品创新传播“总师育人文化”,推动总师精神深入人心。”

常天颖:“幻城中不同年龄段的演员表演风格也为我们的创作提供了新思路。我们可以在剧目中合理安排不同年龄段角色的比重和互动,使剧情更加生动立体。”

马思雨:“幻城的场景不是凭空搭建,而是带着土地的温度。我们创作‘总师剧目’,也该从实验室的图纸、车间的机床、戈壁的试验场里‘挖’灵感,让场景有故事的重量。”

蔡媚姝:“幻城始终紧扣“人性与命运”的内核,这启示团队创作需以总师型人才“低调务实、兼收并蓄、厚积薄发、为国铸剑”的特质内涵为根,再用艺术形式包装。”

此次实践活动旨在借鉴幻城“沉浸式互动”理念,把抽象的精神转化为可感知的场景体验,使校园文化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通过沉浸式戏剧的实践体验,深度激发学生创作情感,将行前探访“总师育人文化”内涵与戏剧创作充分融合,讲好“大国重器”故事,传承“总师育人文化”精神内涵,以戏剧为媒介,将国防院校的卓越成就进行多维度、深层次的展现。


(文/王啸天、邢天宇

/刘宇翔

                            审核/杨晓燕、李华、王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