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 >> 正文
入黔走长征不忘初心,走贵寻百姓调研民情
发布时间:2021-08-03 作者:陈雨箬 孙北大 蔡冰冰 

为坚定爱党、信党,跟党走的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云上贵州”实践队一行前往贵州,实地学习党的奋斗历史。通过实地调研,实践队员们感受历史,铭记历史,坚定“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坚定信念。

7月11日上午9点,实践队全员身穿红军服,于贵州市委党校参加了西北工业大学学生工作干部爱国主义教育培训班开班仪式。现场学习了《遵义会议与遵义会议精神》的专题教学讲座。通过学习,实践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遵义会议在党的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7月12日一早,实践队前往苟坝会议会址进行学习调研。苟坝对于中国革命有着非凡的意义,这里有着点亮中国革命胜利的“马灯”,有着连接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毛泽东小道”。在这里,实践队员在一件件实物面前驻足凝视,了解那段烽火漫天的革命历史,切身体会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与老一辈革命家坚持真理、艰苦奋斗的革命情怀。随后,实践队来到“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的新农村建设创建点。这里有着独特的陶艺文化,是宝贵的文化财富。据了解,“乡村振兴”让村民的陶塑走向了大江南北,这门技艺也得以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新农村,新风貌,新经济,新发展,这样的好日子,正是在党的领导下实现的。下午,实践队实地跨越“四渡赤水”中第三渡的渡口铁索桥,到达了茅台镇四渡赤水纪念园,重温了四渡赤水的历史以及茅台镇与红军的历史情缘,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坚定信念与无畏勇气。茅台风过,四海微醺,茅台疗伤的感人故事让人沉浸,“四渡赤水出奇兵”跳出百万大军包围圈的伟大史诗让人振奋。

13日清晨,实践队员来到红军山烈士陵园。在红军烈士纪念碑前,全体实践队员静默肃立,向红军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默哀鞠躬,并重温入党誓词,在铮铮誓言中,致敬先烈。随后,实践队员深情瞻仰了邓萍将军墓、红军坟、红军卫生员铜像、在黔牺牲烈士英烈墙等,学习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向革命烈士表达崇高敬意。离开烈士陵园,实践队员来到遵义会议会址参观学习。在陈列馆中,一张张横跨时空的旧照片、一桩桩感人至深的小故事、一件件定格记忆的革命文物,一页页诉说光辉的历史资料,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红色影像,都生动展现了红军的光辉历史。实践队员们不时驻足停留,详细了解有关情况,深刻认识到红军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是历史留给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午,实践队员来到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遵义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实践队员铿锵有力地咏诵《忆秦娥·娄山关》,当年红军战士不畏生死,英勇战斗的身影似乎就浮现在眼前。

基于前期学习实践成果,实践队于14日进入实地调研走访阶段。实践队员们分散在遵义吾悦广场、忠庄河池湿地公园,丁字口等地开展问卷调研工作,累计发放问卷300余份,并具体采访50余人,采访对象涉及民警、银行工作人员等多个行业。通过问卷调研与随机采访,实践队充分了解了遵义本地人民对于当地红色文化的了解情况以及当地红色文化的传播情况,同时,在发放问卷过程中,实践队通过结合问卷讲述红色故事,化身党史宣讲员,赓续红色血脉。

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培养担当奉献意识,更加深入挖掘贵州的红色文化和历史底蕴,云上贵州实践队继续前往贵州省贵阳市开展研学。实践队先后前往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进行学习参观,重温历史,缅怀英烈。在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同学们感触颇深,一定会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在最火热的盛夏,实践队员前往遵义、贵阳等地实地调研实践,更加深入地了解遵义会议、苟坝会议历史以及长征的艰辛历程,感悟宝贵精神财富的来之不易,更加深切的体会到党的初心和使命。实践永无止境,学习永远在路上。西工大青年学子将不负时代重托,锤炼过硬本领,提升道德修养,为实现中华民族百年复兴梦贡献青春力量!

(图/钱昱辰 朱熙 审核/周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