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地楔入华北平原,黄河横贯成为天然防线,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抗战时期,罗荣桓、陈光率一一五师主力进入山东、与山东纵队会合,在山东地区形成了山东革命根据地,革命武装力量较为雄厚。因此,山东在解放战争中成为了国民党重点进攻的地区。在山东省蒙阴县孟良崮,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与国民革命军整编74师鏖战三天三夜。惊心动魄的孟良崮战役不仅以其惨烈和悲壮在人们心中烙下永久的印记,也使这座沂蒙山区平平无奇的山头——孟良崮闻名天下。
1947年5月13日至16日由毛泽东指示,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东南孟良崮地区对国民革命军整编第74师展开进攻作战,全歼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的国民革命军整编第七十四师,毙、伤、俘敌三万二千余人,一举扭转了华东战局。
英雄忠骨安息于青山之中,亦得到无数后辈仰慕,前来缅怀先烈、寻访历史,成为革命信仰赓续的红色精神纽带。2021年8月6号,西北工业大学“星火岱宗行”实践队来到蒙阴县,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听取党性教育报告会。
(图为实践队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红色标志性建筑前)
队员们先是来到战旗状主体建筑前,青铜塑像彰显的是华野官兵奋勇杀敌、地方武装配合作战和人民群众团结一心的主题。队员们观察到红色外墙上星星点点的凸起竟是一颗颗子弹弹壳,足有数十万枚,纷纷感叹战况的激烈及今日和平的来之不易。
(图为实践队队员触摸墙体上的弹壳)
之后,实践队来到展馆内部。纪念馆讲解员为队员们介绍了孟良崮战役的发生始末、将士们的排兵布阵。馆内墙上展示了毛泽东同志的亲笔指示:“敌五军、十一师、七十四师均已前进,你们须聚精会神,选择比较好打之一路,不失时机发起歼击,究打何路最好,由你们当机决策,立付施行,我们不遥制。”冷静而果断的文字凸显了领袖的无限风度和韬略。
在战前的情报研究中,我军及时发现敌74师位置稍显突出,而且与左右邻军空隙较大,果断决定抓住这一稍纵即逝的战机,大胆进行穿插分割,将其从敌人的重兵集团中“挖”出来,进而集中优势兵力围歼该敌。粟裕同志将战役设想向陈毅同志汇报,陈毅同志十分赞同,说:“好!我们就是要有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概!”
不仅有“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豪情壮志,队员们在参观学习中更是了解到了粟裕、陈毅等将领们灵活应变的机智战术。面对国民党的大军压境时,一方面讲求持重待机,力求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另一方面主动出击,在运动中削弱迷惑,调动敌人,创造战机。这种战术就是孟良崮战役中著名的“耍龙灯”。
然而,再巧妙的战术战略也需要部队将士们的团结一心、冲锋陷阵。孟良崮主峰五百米高,每一个攻占点都需要解放军的数次仰攻。对面是有王牌之称的整编74师,拥有全美式装配的火炮辎重;而我军只有步兵装备和从鲁南战役中缴获的少量的重型炮。战斗至最紧要关头,陈毅同志命令主攻部队:“现在要不惜一切代价,把孟良崮拿下来。谁打下孟良崮,谁就是战斗英雄!”粟裕曾评价孟良崮战役为“血战到底的恶战”,并留下遗愿把自己的一部分骨灰埋葬在无名烈士墓园。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英烈亭前进行三鞠躬的仪式)
战役之惨烈深深震撼了每一位队员,当队员们来到室外观瞻烈士陵园之中静穆的一座座墓碑时,没有人出声或拍照。大家默默站在原地,回想历史的峥嵘与辉煌,汲取前辈的勇气与信仰。队员们在此举行了向革命先烈三鞠躬的仪式,虔诚地向革命先烈表达崇高的敬意。
(图为实践队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合影)
“我们从八一南昌起义到井冈山斗争,从艰苦卓绝的长征、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是革命烈士的鲜血铸就了革命成功,我们一定要牢记新中国来之不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述,七十多年前的战争硝烟已消散在空中,孟良崮白骨饥鸦的古战场也已重新抹上了盎然绿意。然而,孟良崮这座英雄山头,曾见证了华东战场的无限荣光,今后也将继续成为中国民族的精神高地,给予无数后辈以崇高的革命信仰和无畏的拼搏精神的指引,激励着中华儿女砥砺前行、共同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航天学院 图/邵晨曦 审核/马新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