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 >> 正文
撒下星光之种,领略非遗之美--羲和非遗大学生社会实践队融水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2-08-25 作者:苗蕴腾 姚杰旻 孙健 杨琦 张春霖 杨梦笔 

7月19日-24日,西北工业大学工程实践训练中心羲和非遗大学生社会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全体队员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协助开展科技扶智扶志工作,探寻苗乡非遗文化传承发展。

上篇:展科技魅力,助乡村振兴

实践队的队员来自学校不同学院,组队以来,积极响应国家教育部、文化部、共青团中央等部门“保护非遗——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振兴”、“振兴中国传统工艺”等号召,通过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实地考察、调研学习等活动,帮助同学们走进社会、贴近生活、感悟人生,不断提高对中国优秀文化和传统工艺的认识水平,积极探寻传统与现代衔接发展的有效途径,推动非遗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

精心准备,融文于课

此次融水之行,第一项任务是协助工程实践训练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老师们开展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为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给当地参加训练营的同学们提供更为充实的课程,出发前,队员们集中开展了为期三天的线上录课工作,录制的课程主要包含剪纸文化介绍、软件操作、个人设计与制作等内容。课程里,分别对剪纸文化的发展史及雕刻手法进行了宣传;将非遗文化同软件相结合,三维软件建模,二维软件草图的绘制,包含了江南石拱桥、乌龟车、月牙杯等训练项目;讲解传统手工制作,如掐丝珐琅、手工剪纸,通过PPT以及录像演示对非遗制作工艺进行充分讲解,将非遗文化与现代技术充分结合。

队员们还对融水的非遗文化作了功课,大家了解到,融水是广西唯一的苗族自治县,有着丰富的苗族文化遗产,是全国苗族文化遗产保存最完整的地区,积淀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此次融水之行,是一次领略当地非遗文化保存、传承、发展的难得机会,应当不虚此行。

积极实践,点亮希望

7月20日上午,“第五届融水县创客训练营”在中心李晓光老师主持下举行了开班式,中心的吕冰、梁晓雅、李发元、章晓波等老师、实践队全体队员、融水县40余名初高中师生代表共同参加。老师和同学们先后走上讲台,在黑板上书写下自己的姓名并进行了自我介绍,最后进行了自由分组和破冰交流。实践队的队员们分成机器人教学小组和无人机教学小组,经过前期专业培训将在本次实践过程中负责全程指导同学们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与训练。

在3天的教学过程中,机器人教学小组与热情积极的同学们一起完成了机器人的拆解、拼装和编程部分,成功实现了机器人利用万向轮在地面上的自由滑行。同学们也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益求精,完善代码,最终实现了用手机APP控制机器人和机械臂运转。

在李晓光老师的帮助下,无人机教学小组以无人机电源线在分电板上的焊接为例,向同学们演示了焊接的基本流程和规范操作,为后续无人机的组装成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教学小组的实践队员们还指导同学们完成了遥控配置和电脑模拟试飞。尽管同学们之前对模拟测试软件知之甚少,重心失调、旋翼方向偏离等问题一度绊住了同学们前进的脚步,但是在实践队员们的帮助和指导下,同学们不断尝试,并逐渐掌握,最终第一次模拟试飞圆满成功。凤凰模拟器的练习点燃了同学们对无人机飞行的学习热情,每个小组均确定了组内飞手人选,由王磊同学提前试飞排除安全隐患后,再交由各组飞手进行实地真机训练。飞手们分别进行了绕圈、定点、巡航等一系列飞行任务,在此期间,出现了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如飞机的姿态自转、重心偏移等。刚接触真机的飞手,也多次因为操作失误,导致炸机,但经过努力训练,同学们已能够完成飞行任务。

为了更好备赛,同学们在实践队队员的带领下观看了实践队前期录制的3Done软件教学视频并初步尝试建模,先后练习了水杯和乌龟车的三维建模,并自主完成了各自参赛队伍的logo建模。然后由梁晓雅老师负责讲解3D打印相关知识,实践队员们指导同学们将各自团队在3Done软件中设计好的logo拷入电脑,先后使用Cura软件将实体进行切片,使用3D打印机来完成模型打印。完成团队logo建模与制作后,同学们重新投入到赛前的最终调试环节。实践队员们在李晓光老师指导下,完成了机器人赛道布置和无人机飞行路线规划,同时和指导老师商讨竞赛流程,敲定最终方案。然后按照老师的要求和比赛的评分规则,抓紧赛前的短暂时间,协助各组同学在竞赛场地上进行机器人定点取物、定点摆放,无人机定点起飞、绕桩等竞赛项目的练习与调试,为竞赛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学习交流过程中,融水的孩子们对西北工业大学的航空航天专业憧憬万分,他们对“飞天一号”火箭的发射成功雀跃不已,对我校校友杨伟、唐长红和赵霞三位总师更是心怀敬佩之情。孩子们眼中星光流转,满怀美好愿景,热情追问着学校的方方面面,队员们也耐心十足,为孩子们一一解答。队员们循序渐进,孩子们拾级而上,从懵懂茫然到渐入佳境再到得心应手,一步一印,走向向往的彼岸。

激发热情,洒下星光

7月24日上午9点30分,融水县首届“翱翔杯”青少年创客竞赛如期举行。李晓光、李发元老师担任现场解说,实践队卞云逸同学作为裁判代表庄严宣誓,其他队员作为竞赛裁判认真执裁,详细记录比赛实况,保障竞赛活动公平公正有序进行。

无人机组的唐宏同学表现尤为突出,他沉稳地操作着无人机遥控器,控制无人机在空中保持一定的高度平稳地飞行,起飞、俯仰、转弯、降落,一套动作行云流水,零失误的高端操作表现,顺利地拿下无人机组第一名。

机器人组的同学们也颇为亮眼,同学们操作着机器人在赛道上平稳地行走,同时操作机械臂完成了对目标的抓取,转移,放下等动作。大家用自己的汗水与行动对过去四天的学习提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在随后举行的竞赛颁奖仪式上,中心和县里的领导专程莅临指导并发表致辞和讲话,在充分肯定竞赛活动的同时,鼓励要求融水教育部门学校和师生们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创客活动,推进融水创客创新教育深入开展,不断结出丰硕成果,让更多的孩子们获益获利、筑梦未来。

最佳学员代表、融水中学杨宝君同学在发表感言时表示,几天的培训课程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升,对科技创新的兴趣更加浓厚,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会更加自觉。

5天的帮扶工作随着首届“翱翔杯”竞赛的落幕暂告一个段落了,实践队的队员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通过深入浅出地理论讲解、耐心细致地操作指导,帮助融水参加活动的同学们对机器人和无人机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基本的操作,在社会实践中体悟了奉献的甜蜜。融水的孩子们积极参与、认真操作、协作配合,遇到困难主动求助、努力解决,在实践中体验了失败的苦涩与成功的喜悦,通过活动,大家加强了了解、增进了友谊、默契了配合,各有所获、各有所得。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句话,一堂课,一次演示,今日我们每一个微小的举动,都可能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一颗面向未来的种子,在时光的洗礼中,那颗名为希望的种子一定会生根发芽,不断壮大,最终成长为参天大树。

下篇:观苗乡非遗,感传承发展

圆满完成了紧张的帮扶工作,实践队的队员们马上投入第二项任务,他们与指导老师一起走进苗乡山寨,探访苗族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了解芦笙,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体验苗绣、剪纸,体味非遗技艺的奥妙;近距离接触苗族银饰非遗传承人,了解非遗传承的创新与瓶颈;探索非遗的独特魅力,了解社会各界对非遗保护所做出的努力、感受非遗传承发展背后的甘苦。

芦笙银饰,传承技艺

梦鸣苗寨是体验苗族风情不可错过的打卡点,该点是异地搬迁保存最完好的纯木结构苗族古寨,高度还原了苗寨原生态的生活场景,是广西唯一的原生态苗族文化体验园。“苗族芦笙制作技艺”是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苗族传统工艺。芦笙前身为中原地区乐器竽,唐朝传入少数民族地区。通过聆听芦笙非遗传承人的介绍,队员们学习了芦笙的历史文化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民族风俗,简单了解了芦笙的制作过程。芦笙的演奏,常常配合舞蹈,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关芦笙的歌舞也有所差异。

苗族制银历史悠久,非遗项目传承人马贵兵是土生土长的苗家人,自幼跟随长辈走村串寨制作苗族银饰,20多年来用匠心传承手艺,用巧手打造无数精品,作品多次获得市级以上奖。队员们认真观看了马贵兵加工银丝制成饰品的完整过程,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他的心血;每一根银丝,都沾着他的汗水。马贵兵认为,为了更好的将这份非遗文化传承下去,苗族银饰制作技艺发展需要新鲜血液,他将自己的工作室变成了教室,开设了非遗文化学习中心,吸引更多年轻人来这里学习手工银器的制作。从传承人的讲述中得知,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苗族手工银器制造工艺正在换发新的时代风采,一步一步登上更高的舞台,其影响力与日俱增,希望能够有更多人关注这一文化传承。

刺绣织锦,绘就美景

苗族刺绣是苗族女性文化的代表,代表了中国少数民族刺绣的较高水平。在一次“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英国行”活动上,身着民族盛装的苗族绣娘现场演绎了苗山里传承千年的苗绣技艺,一举惊艳了英伦时尚圈。在苗族小镇,队员们参观了苗族刺绣展览,拜访了非遗文化传承人。展览馆有很多苗族手工刺绣制成的衣服帽子等等成品,十分精美。从非遗文化传承人的介绍中,队员们了解到苗族人民传统日常服饰和重大场合所穿着特定服饰的精美。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苗族母亲会为自己的女儿绣一套精美的苗族服装。无论外地游客还是本地居民,都希望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苗族刺绣服饰。融水县政府为了推动非遗刺绣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百姓致富,专门开设了苗族刺绣培训班,通过组织学习与实践,不仅可以提高苗、瑶等少数民族农村贫困、留守妇女的经济收入,同时还为到访的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学习苗族文化的平台。

非遗文化传承人还向队员们介绍了苗乡织锦机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该机构造精巧,相接关联,混若一体。五色染成长命缕,万千情思织就锦。织锦机上流淌的不仅仅是绚丽华彩的锦缎,更是祖祖辈辈的温情和信仰。艳锦初成匹,剪彩可赋文。苗族文化在我们目光所及处熠熠生辉。

苗族剪纸,源远流长

一张纸,一把剪,指间翻飞,栩栩如生。参观非遗文化馆时,队员们对苗乡剪纸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剪纸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细枝末梢处无不体现着土生土长苗族人的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历经岁月传承,剪纸已然成为了当地苗族人生活的趣味之一。参观时,遇到了许多前来学习剪纸艺术的青年人,也欣赏了稚儿的奇思妙想,作品虽不成熟,却实在可爱。在欣赏剪纸作品时,负责人指着其中一幅告诉队员们,“这是我小孩剪的”,眉梢眼角难掩骄傲神色。

短暂的体验与学习,引起队员们对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深入思考,大家以当代大学生的独特视角,亲身体验了我国多民族的文化之美,同时也看到社会各界人士为非遗文化保存传播传承发展所做的努力。大家深深感悟到,时代的进步,文明的发展,让文化越来越多的呈现出融合之势,那些饱含各族人民智慧的非遗文化遗产,要保护传承发展面临着不小的困惑。非遗文化保护需要整个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只有更多人加入到非遗保护的行列中,它的璀璨才能一直延续,才能绽放夺目的光芒。队员们呼吁更多的大学生群体加入到保护非遗文化的队伍中来,积极为提升民众的文化道德修养,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而有所作为。大家还希望在未来中心的课程中,能加入更多非遗传统技艺与新兴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内容,打造非遗文化品牌课程,不断提升工大学子的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

短暂的融水之行很快就结束了,但队员们的思考才刚刚开始,传承、发展、保护、责任、弘扬、自信等关键词一直沉浸在大家脑中久久挥之不去,奉献性帮扶、近距离感受、沉浸式体验、触动性思考,正在慢慢发酵,最终会形成一股清泉,生生不息、远远流长。

(工程实践训练中心 文/苗蕴腾 姚杰旻 孙健 杨琦 张春霖 杨梦笔 图/马文迪 程梓尧 审核/傅莉 吕冰 梁晓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