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 >> 正文
如画“毕节”峥嵘影,赤途“筑”梦赴“黔”行
发布时间:2023-08-05 作者:范彩妮 杨敏敏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四新”战略,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倡议,7月12日-16日,西北工业大学“走进红色贵州——如画‘毕节’峥嵘影·赤途‘筑’梦赴‘黔’行”实践队前往贵州省威宁县,开展构建“红色教育”“文化传承”“乡村振兴”“如画毕节”“筑梦黔行”五车并驱的社会实践活动。

68A00

一、体悟红色教育:追寻长征足迹

实践队重走了红军在贵州省内的长征路线,参观沿途战斗遗址,感悟伟大长征精神。实践队前往云贵乡红军桥,大街乡红军步道、羊街镇红军烈士纪念碑、哲庄镇还山村红色美丽村庄、黄家坝狙击战纪念碑实地考察和文化体验,深挖革命历史和英雄事迹,体悟红军长征精神。

二、肩负文化传承:开展红色课堂

围绕黔军故事,实践队队员向当地儿童开展红色教育。作为西北工业大学青年宣讲团成员,实践队队员令狐栩露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为主题面向西华小学学生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红色课堂。以威宁县的红色长征故事为主要内容,通过多样有趣的提问互动形式,令狐同学启发孩子们在当代生活中如何继续发扬长征精神。课堂氛围欢乐热烈,孩子们受益匪浅。

16715

除课堂之外,实践队还精制了峥嵘历史绘书。该书以威宁县地方特色红色文化故事为原型,形成立体图书,用生动形象的方式传播红色故事,将红色绘书流传,把红色故事歌咏。

三、推动乡村振兴:做好乡村振兴发展调研

实践队走访了威宁县重点社区羊街镇西华村、么站镇平原社区,以问卷调查、座谈会、深入采访等方式,实地调研近年来威宁县乡村振兴发展情况。与村民的访谈中,实践队了解到,威宁县村民收入水平与生活幸福感正逐年提升。

四、创作如画毕节:画好乡村文化靓丽风景线

实践队前往威宁县羊街镇西华村、幺站镇平原社区两个乡村振兴示范点进行美丽乡村文化墙创作。实践队贯彻重地域、重生态、重参与的设计理念,创造地域风格鲜明、顺应生态智慧的美丽乡村网红打卡点。

在么站镇平原社区,实践队员完成了《如画毕节》的墙体绘制,具有威宁特色的乡土画作跃然墙上,河流、山川、树木、大黄牛栩栩如生,俨然成为么站镇平原社区的特色标志。绘画过程中,实践队成员还邀请当地对绘画感兴趣的儿童一起参与墙绘创作,手把手教他们绘画的同时为孩子们讲解墙绘文化内涵。

28521

在羊街镇西华村乡愁庄园,实践队员根据庄园特点,创作《贵州绿》与《贵州印象》主题墙画。《贵州绿》以当地山脉为基,辅以杜鹃花、樱桃以及掌叶木和民族花卉纹等特色元素。《贵州印象》主题图案为贵州主要牲畜,辅以杜鹃和当地民族元素。墙绘灵动富有时代感,为乡愁庄园的盛夏增添了别样美景。

51CF0

五、“筑”力“黔”行:做好红色文化创意产品

结合当地历史文化,实践队设计了“云贵红军桥·印象”“东方红日”“苗疆少女”系列文创产品。15日,实践队前往小海镇松山村,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旨在巩固本次社会实践成果,促进后期文创产品量产与转化。

实践队将实地的调研过程都用摄像机记录下来,广泛搜集当地红色文化视频素材,计划制作好一部引共鸣、有温度、易传播的“毕节故事”微电影。微电影将融入对新时代发展成就的理解、实践过程的收获以及对党的情感认同,让同龄人起共鸣、同教育、共成长。

231A1

本次“走进红色贵州——如画‘毕节’峥嵘影·赤途‘筑’梦赴‘黔’行”实践活动走进红色贵州,感悟时代新貌。实践队在绘画创作中传承红色基因、挖掘当地文化,在文创设计里继承革命传统、补足精神之钙。与此同时,围绕红色贵州设计创作的彩绘墙与系列文创受到了当地政府与村民的肯定,为当地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做出了切实贡献。

(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 文/范彩妮 杨敏敏 图/郝子赫 田紫涵 审核/乔吉超 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