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活动 >> 大学生社会实践 >> 正文
“兰州岁月,时代初心” 电子信息学院510所暑期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19-07-31 作者:李根 路少鹏 郑昆 

   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建设航天强国的战略目标,更加深刻地理解航天精神,2019年7月9日下午,由陶明亮老师带领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兰州岁月,时代初心” 暑期社会实践队学员,奔赴位于甘肃兰州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〇研究所(对外名称: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下称510所)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参观实践学习。

 

参加欢迎仪式的有510所人力资源处处长、保密处、安全处相关负责主管、西工大校友代表,全体社会实践队学员及带队老师,会议由王海龙处长主持。会上,王海龙处长首先对实践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参会人员,随后

朱文清老师组织观看了510所宣传片,并补充介绍了510所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战略,我们得知了510所成立于1962年,原为中国科学院兰州物理研究所,1968年由于国家发展航天事业需要正式进入航天队伍序列,是我国最早从事空间真空科学技术的专业研究所,现隶属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我国第一批直接从事空间飞行器研制的单位,是我国空间技术领域的骨干单位和重点保军单位,拥有电推进系统、贮箱气瓶、二次电源、高性能原子钟等十多项宇航专业产品,研制开发了电场测量仪、空间质谱计、月壤封装装置等新型科学有效载荷。  

 

王处长告诉大家,510所扎根西北,始终坚韧顽强、不断砥砺奋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航天工程技术难题,在国防军工领域多次创造第一,部分技术成果与型号产品成功地克服了国外禁运,实现了国产化替代应用,为相关国家重大专项工程任务的顺利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510所航天人铸就了“敢啃硬骨头”的独特航天企业精神与文化,取得了200多项国家科技奖励、技术成果及发明专利,

为我国航天事业和国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处长勉励大家“使命因艰巨而光荣,人生因奋斗而精彩”,作为国家西北地区重点高校的优秀学子,希望大家能够多多为祖国发展做贡献。我们要耐得住寂寞,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同时,王处长就大家所关心问题和人才政策待遇等进行了介绍,欢迎实践同学们可以到所里多走一走、看一看,零距离感受航天企业文化与航天科技工作者的精神风貌,并欢迎大家有机会来所发展。

  

 最后王处长勉励大家在校期间好好学习,不负时代使命、不负青春年华,也欢迎大家毕业后投身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事业征程中,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航天军工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之后,陶明亮老师也对西北工业大学进行了介绍,对我校的三航特色及军工背景进行了说明,对学院的专业及我们的愿景做出了介绍。陶老师感谢510所提供的本次实践学习交流机会,希望双方经过本次活动,在人才培养,社会实践、科研攻关、项目合作、学术交流等方面后续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希望建立长期的合作交流,并在510所挂牌了西北工业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之后,保密处与安全处主管分别对大家讲解了实践期间的保密注意事项与安全须知事项,老师们提醒我们,作为国家保密一级资质单位,保密意识要时时牢记。在参观所里的展厅和重点实验室时,我们都感叹于510所科研人员不畏艰难、在航天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我们感受到了祖国航天事业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感受到了伟大祖国每一步发展都来之不易。在所里领导的介绍下,我们也得知了航天事业发展的中国梦及两步走战略,即分别在2025和2040年建设成为中等发达和发达的航天强国,这与我们西工大向“双一流”方向迈进,发展祖国三航事业的目标相一致。同学们都感觉到了自己责任的重大,希望能够为中国梦,为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随后的活动中,我们参观了510所部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事业部,参与了电推进学术交流会,并且参加了2020届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预选会,这一系列活动让大家对于学习和工作的目标和动力更加明确,对于自身发展和国家需要更加明白,通过此次社会实践,使大家对于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对于自己所学专业亦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实践中,510所老师对于他们在原子钟与电推进技术上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奋斗历程的介绍,更是让同学们倍感骄傲,科研工作者们扎根西部,忍耐寂寞所干出的事业也告诫了我们真正的核心的技术不可能靠投机取巧或祈求购买获得,只有埋头苦干,锐意创新,我们才能在科研工作中有所成就,报效祖国,同时也不负自己的青春韶华。

 

夜幕之下,黄河宁静又汹涌地奔流在五光十色的中山铁桥之下,将夜晚映照地殊为美丽,这一切仿佛在告诉我们,日益强盛的祖国便是这万千默默无闻、为国奉献的人所支撑起来的。科研工作者们奋斗,让祖国从弱到强,未来必有一天,我们这一代人将接下这一份让祖国富强,民族复兴的担子,去创造属于我们的时代诗篇,这份责任将不断勉励,让我们在未来为祖国,为人民贡献我们的力量。

 

 

作者:李根 路少鹏 郑昆

校对:马富山 郇明赛

审核:陶明亮